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互联网+”模式迅速崛起。跟随着国家方针政策的脚步,互联网金融也逐步进入成熟发展阶段,其特点也显而易见:平台性、信息预见性、普惠性以及碎片化,这些特点相比较于传统金融业务以及模式有很大的不同。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研究目的是探究P2P网贷中投资人的“羊群行为”以及影响这一行为的因素。(1)关于是否存在“羊群行为”的研究中,首先利用网络爬虫软件对当前著名P2P网贷平台红岭创投的借贷数据进行不间断实时抓取,运用统计学原理将获取到的借贷数据转化为便于分析和处理的Excel表格,在实证过程中,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设定虚拟变量“后续投标可能性”,来验证平台中是否存在“羊群行为”,最终结果是在信息不对称的境况下,红岭创投平台内投资人确实存在“羊群行为”;(2)而影响“羊群行为”的因素研究方面,也是利用抓取到的借贷数据,根据数据的特点和可利用性,在Logistic回归分析的自变量中加以反映,结果是手动投标次数、利率、借入信用具有正向影响效果,借款金额、期限、借出信用以及活跃度具有负向影响效果。 与以往研究不同,其创新点在于,本文的研究视角将红岭创投平台中投资人产生的投资行为作为重点,把传统经济学理论拓宽到新兴互联网金融领域当中,创新性地以完整一月内的借款数据作为实证基础,依靠回归分析中的Logistic回归模型来研究平台内投资人的“羊群行为”及其影响因素,“非中介化”的经济学理论支持更加丰富,为下一步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提供了指导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