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研究局部注射131I-碘化油在肿瘤靶区内的均匀度。2、探索131I-碘化油三维定量检测方法,估算肿瘤靶区内的辐射剂量。3、探讨延长131I-碘化油在肿瘤靶区内的滞留。4、观察131I-碘化油内放疗对瘤体的损伤效应。5、建立131I-碘化油介入内放疗治疗计划系统的措施。 方法:1、弧形针分段扇形在模拟靶区和肿瘤模型内注射131I-碘化油,直行针线状注射为对照。平面、三维的CT、SPECT图像评价131I-碘化油分布均匀度。2、建立SPECT断层重建横断面图像中γ计数均数与131I-碘化油浓度间的关系方程。对C6脑胶质瘤、SMMC-7721肝癌的皮下移植瘤模型局部注射131I-碘化油,SPECT断层检测靶区内131I-碘化油三维浓度,建立各个模型131I-碘化油的平均浓度代谢方程,计算131I-碘化油的β-辐射贡献的吸收剂量。3、ZT胶(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与131I-碘化油混合,在体外观察131I-碘化油的凝固情况,在小鼠皮下、兔肝脏SPECT观察131I-碘化油在局部代谢方程,以单纯131I-碘化油为对照。4、在生存时间、动物整体、肿瘤局部、病理、电镜、DNA凝胶电泳、细胞涂片PI和Annexin-v-FITC双标记荧光显微镜等不同水平观察131I-碘化油对C6、SMMC-7721的皮下瘤模型两种局部注射方法的损伤效应。5、用时间剂量因子尝试比较内放射治疗辐射剂量。使用弧形针分段注射办法,建立球状、椭球状药物分布的注射治疗计划数学模型。用CT、SPECT图像融合的方法探索核素已治疗靶区与肿瘤靶区的图像比较。建立剂量率、累积剂量与131I-碘化油浓度的标准关系表格。 结果:1、弧形针分段扇形注射131I-碘化油,比常规使用的线性注射明显改善药物弥散均匀度。2、SPECT断层扫描定量检测131I-碘化油的三维分布,连续测量建立131I-碘化油的代谢方程,并计算131I对靶区的β辐射贡献的吸收剂量。3、ZT胶明显延长131I-碘化油在大鼠皮下、兔肝脏内的滞留。推荐使用ZT胶与碘化油的体积比为1:4。可以提高局部辐射效应,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4、C6、SMMC-7721细胞株对131I-NaI的坏死效应有辐射剂量阈值,为48小时1.052-2.104Gy。对C6、中文提要放射性核素在瘤体内的均匀弥散、持续滞留和辐射剂量估算研究sMMc一7721的皮下瘤模型瘤内弧形针分段扇形注射‘3,I一碘化油,与直行针线状注射相比,动物存活时间长,体重下降少,肿块皇整体坏死。病理、电镜、DNA凝胶电泳、细胞涂片荧光显微镜观测均呈现坏死、崩解,电镜和细胞涂片荧光显微镜观测可见凋亡细胞;细胞株间、两种注射方法间无明显差异。 结论:成功获得1311一碘化油在靶区内均匀弥散、延长滞留和辐射剂量的可监控措施,增加了‘3‘卜碘化油介入内放疗的可控性和有效性。治疗剂量‘3’I一碘化油辐照对瘤体的损伤效应主要呈现坏死。研究结果为建立’3’I一碘化油的介入内放疗治疗计划系统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