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加工材料电化学磨粒射流复合加工机理及实验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mi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化学磨粒射流复合加工是一种新型加工技术,它由电化学射流和磨粒射流耦合而成。电化学加工的效率较高,但在微米级时表面质量较差;磨粒射流加工表面质量较好,但是在低压时加工效率不高。尤其在加工一些易钝化的难加工材料时,电化学加工效率非常低,而这种新型复合加工方法在加工这些材料时,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射流中的磨粒使电化学加工表面生成的钝化膜去除,促进了电解加工,提高了加工效率;同时磨粒对电化学加工表面的冲击作用,使得表面进一步整平,也提高了加工表面质量。本文以高温合金GH4169和钢结硬质合金GT35为工件材料,展开了对电化学磨粒射流复合加工技术的研究。首先,建立了磨粒射流去除模型,并结合电化学射流加工模型建立了电化学磨粒射流复合加工去除模型,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和分析。研究表明,电化学磨粒射流复合加工是以电化学加工为主,磨粒射流起辅助作用,但磨粒促进了电化学加工,提高了复合加工速度。根据去除模型分析结果,增大电压或减小喷射距离可提高复合加工材料去除率,根据相对体积电化学当量比较法,在相同条件下,高温合金GH4169在复合加工中材料去除量比钢结硬质合金GT35大。然后针对高温合金GH4169和钢结硬质合金GT35材料,结合加工表面形貌分析,得到了三种加工方式对材料去除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磨粒射流加工的材料去除是大量磨粒的冲击累积效应,但加工效率非常低;电化学加工区域凹坑处裂纹是钝化膜的应力腐蚀产生的,而凹坑则是各向异性腐蚀造成。复合加工中,磨粒一方面促进了各向异性均化,提高了表面质量,同时也去除了电化学反应生成的钝化膜,促进了电化学加工。加工表面形貌分析为复合加工方法的进一步应用奠定基础。最后,采用单因素法通过大量实验,研究了电化学磨粒射流复合加工工艺参数(含加工电压、喷射距离、电解液浓度等)对高温合金GH4169材料去除率和加工表面粗糙度的作用规律。实验结果表明,电化学加工参数对材料去除率影响较大,而磨粒射流加工参数对其影响较小;工艺参数对表面粗糙度影响较小。复合加工的工艺实验研究为其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发展我国内部审计事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但目前我国企业的内部审计仍存在许多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问
<正> 由山东省平度市现代工艺制品厂开发研制的铜雕制品专用加工生产设备——整体式纯真紫铜浮雕工艺立体画一次成型加工机目前正式投放市场。 该机采用超强变频微波技术,利
2018年北美放射学年会(RSNA)会议的研究热点是人工智能(AI)。本文结合近年文献,对2018年RSNA会议AI相关心脏MRI研究进行概述。
针对超低碳钢,主要研究了退火工艺、连续加热退火次数以及预变形拉伸速率对烘烤硬化性能的影响,通过拉伸试验机测定不同工艺下BH值的变化,采用内耗实验分析不同状态下的内耗-
磨削加工就是将毛坯变成具有一定尺寸、形状、位置精度及表面质量性能的工件的过程,其过程及其复杂;数控成形磨齿机磨削加工过程会伴随有振动、噪声、磨削温度、磨削烧伤等现
为了克服传统装配方法自动化程度低、生产效率低下、质量不够稳定、对不同部件适应性差的缺点,随着装配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大部件装配普遍采用一种基于六自由度并联调姿机构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采用模具成型生产的零部件,具有质量好、成本低、生产效率高、节省原材料和节省能源等优点,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已经成为现代工业生产的重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思想转变的重要著作之一,书中蕴藏着丰富的人学思想。马克思针对当时劳动者的悲惨境遇率先提出了劳动异化这一概念,进而引发出广为人知的“
将JDPaint软件CAD/CAM功能应用于锌合金饰品压铸模具紫铜电极的建模与加工中,通过浮雕设计、刀具路径设计加工出与工厂饰品样板相配的紫铜电极。该方法为表面质量要求高、结
金属板料制件广泛地应用于各个行业,传统的板料成形工艺需要制造模具,导致产品开发周期长、单件制造成本高。金属板料渐进成形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板料无模成形技术,该技术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