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历史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探究与运用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ck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70年代以来,微观历史研究在中外学术界掀起一股很大的浪潮,它提供的研究历史的新视角和新方法日益受到大家的普遍关注。在当今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传统的应试教育越来越受到挑战,而现行的中学历史教育也需要开辟一条新的道路,这就需要将学术研究动态与具体的历史教学结合起来。众所周知,史学理论的变革与历史教学可以相互推动,所以,本文从微观历史的理论出发,探究微观历史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可行性与基本原则,结合具体课例和教学活动说明微观历史在历史教学中的实际价值,并对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微观历史研究注重贴近现实生活,更加关注普通的人和事,注重历史的细节,研究程度深入到个体心理世界和精神文化、生活背景,通过“小人小事”来生动揭示历史本质。历史课程改革强调历史教育要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要更加注重新的史学理论对历史教育的促进作用,而微观历史所具有的一系列特点对于丰富中学历史教学、开发历史课程资源以及实践“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微观历史在中学历史课堂中的合理运用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浓厚兴趣,让学生参与到活生生的历史情境中,为学生创建一条连接历史和现实的通道;同时,微观历史在具体运用的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不少问题,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是毋庸置疑的。最后,笔者在较为深入的研究微观历史理论的基础上,将微观历史与中学历史教学结合起来,希望笔者的尝试能够为历史教学实践带来一些新的东西。
其他文献
本文利用Doob鞅收敛定理研究给出了树指标m重非齐次马氏链的一个强偏差定理.
道法自然,返璞归真。当代景观艺术中,建筑小品与陶瓷外墙装饰材料这两种自然属性之物结合在一起,从室内到室外的"跨界艺术",成为一种新的景观艺术。
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当前美术教育改革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广泛利用校外的各种课程资源,包括美术馆、图书馆、公共博物馆、当
随着时代和教育的发展,在高考的重压下,当前高中阶段的青少年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生命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它与学科教育密切相关,而开展生命教育的最有效途径就是在语文学科中
文章分析了当前高校学生管理所面临的实际情况,确立了"以人为本,服务师生,服务教学,服务管理,服务决策"的建设目标,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来挖掘高校数据价值,建立了决策模型,大
以山东省泰安市高新区为例,对该高新区科技创新体系现状进行分析与评价,发现其存在的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强化创新主体建设,发展模块化产业集群,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政策法
本系统是用DS18B20单总线数字温度传感器采集数字温度,通过STC89C52单片机进行数据处理,并用液晶屏显示。日光温室的规定温度可通过键盘设置,当温度高于或低于设定的温度值时进
为探讨以废弃再生混凝土为骨料制备结构用循环再生混凝土的可行性,试验研究了不同拉应力水平下二次循环再生细骨料混凝土的碳化性能。结果表明:中应力水平有利于增大二次循环
实验对比了在有无超声波辅助作用下,三聚氰胺原位树脂鞣制过程中的反应时间、反应温度、鞣制效果以及胚革和废液中游离甲醛含量的区别,并对影响结果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
随着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城市污泥产量日益提高,污泥处理压力极大。相较于当前污泥填埋、堆肥等处理方式,热解技术因其二次污染小、热解产物利用价值高等优点而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