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体组合航天器协同姿态控制研究

来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qianwusan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小卫星功能密度高、设计周期短、研发成本低,构成多体组合航天器协同执行任务可实现比传统大卫星更广泛的功能,被广泛应用于空间领域。多体组合航天器的功能需要个体间协同工作才能实现,因此协同控制的性能是影响多体组合航天器应用的关键。在大规模的多体组合航天器系统中,协同控制的智能性、自主性、自适应性和鲁棒性是直接影响整体系统能否稳定高效地完成预定空间任务的关键指标。系统规模的扩大直接导致结构复杂度相应增加,同时给整个系统引入了更多约束条件,也对多体组合航天器的协同构型保持和快速姿态复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此问题,本文主要完成了如下研究工作:首先建立了多体组合航天器的内力作用模型。针对多体组合航天器约束冗余的特点,参考结构力学动静法与刚度矩阵法,将动力学问题转化为静力学问题,建立组合体姿态、个体间内力及控制力矩间的关系。对树形结构和网状结构分别建模,并利用ADAMS软件对模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其次提出了多体组合航天器智能协同姿态控制算法。多体组合航天器机动过程中单体卫星承受的控制力是不均匀的,局部控制力过大将导致组合体连接断裂而失效。为解决此问题,本文利用上述内力模型,结合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控制合力矩进行优化分配,并通过预设方案与继承迭代加快粒子群算法的收敛速度,实时调整各星控制力矩分配比例,减小星间相互作用力,实现多体组合航天器的智能协同控制,保证组合航天器的连接铰不因受力过大而损坏。仿真表明,智能协同姿态控制算法可显著降低姿控过程中的星间作用力,确保组合航天器安全。最后完成了多体组合航天器故障状态下的自适应协同控制研究。组合航天器在轨运行时可能出现突发局部故障,导致组合航天器惯量和角动量发生突变,两种扰动同时引入对组合航天器的姿控系统提出了双重考验。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惯量识别的自适应控制算法,通过对惯量的实时估计,减弱惯量突变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利用二次规划法,将控制力矩分配到各单体卫星上,实现能量最优下的多体组合航天器的自适应协同控制。自适应控制算法的稳定性通过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得到证明,数值仿真验证了自适应算法的鲁棒性及分配律的准确性。通过上述三项研究,本课题基本建立了多体组合航天器的内力模型、提出了内力优化的智能协同控制策略及局部故障组合体的自适应协同控制方案。通过ADMAS和MATLAB软件对上述方法进行了仿真验证,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多体组合航天器的协同控制体系,为微纳卫星自组织系统的工程化实践提供了一条思路。
其他文献
地裂缝作为地面变形灾害的一种,不仅对建筑物、道路及土地资源造成破坏,而且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近年来,遥感技术发展迅猛,传感器分辨率不断提高,对地裂缝等小尺寸地物的识别能力不断提升。对地裂缝高分辨率影像的特征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可以更为准确地获取地裂缝的分布和破坏等信息,提高地裂缝灾害调查效率,对矿山生产安全和生态环境治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对采煤地裂缝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地面表现
磷酸二酯酶(PDEs)是生物体内重要的水解类酶之一。PDEs主要水解细胞内第二信使环磷酸腺苷(c AMP)和环磷酸鸟苷(c GMP),调控c A M P和c G M P的胞内浓度,从而在生物体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磷酸二酯酶4(PDE4)专一性水解c AMP。其抑制剂用于治疗慢性炎症、抑郁症、哮喘以及帕金森氏症等疾病,具有重要的医学价值。然而,在治疗疾病的同时,该类抑制剂又有着明显的副作用如恶心、头
癌症一直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问题之一,在传统的化疗过程中,虽然化学药物能够有效杀死癌细胞,但是化学药物缺乏对癌细胞的特异性靶向,在治疗过程中,会对正常细胞造成一定损伤。因此,科学家们大力发展了许多用于肿瘤治疗与诊断的药物载体。而以多肽为基材料的纳米载体,由于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展现出不同于其它药物载体的优势。因此,可以通过灵活设计多肽序列,将不同特性的药物,靶向运输至肿瘤区域,并控制药物释
费-托合成(Fischer-Tropsch Synthesis,FTS)是将合成气(CO+H_2)催化转化为清洁能源和高附加值化学品的重要过程。费-托合成产物众多,遵循ASF(Anderson-Schulz-Flory)分布,如何打破ASF分布,实现产物的定向调控是合成气转化领域最具挑战性的课题之一。在ASF分布中,乙烯-丁烯产物选择性往往略会低于预测值,根本原因是活性位点表面生成的乙烯-丁烯物种
高超声速飞行器的模型是非常复杂的,大量的学科与学科间的耦合及环境因素造成的不确定性,增加了模型分析与优化的难度。本文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多学科强耦合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控制的综合优化方法,包括模型简化,轨迹设计与分层优化方法。论文具体工作如下:首先,构建了高超声速飞行器参数化模型,涉及几何外形生成,气动力、力矩与推力求解,以及模型数据库建立,并通过对外形参数的灵敏度分析,确定了优化的设计变量。进而,
工业革命以来,能源的开采在满足人类社会发展需求的同时,也使人类过于依赖地球上现有的能源,能源枯竭问题随之诞生。同时,化学化工行业的发展,化石燃料的燃烧,以及人类活动的日益增多,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迅速上升,进而造成温室效应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如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海水酸化,大自然中许多陆生生物活动范围变小等,所以,控制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问题亟待解决。因此,近年来,能源枯竭问题以及如何降低空气
导航卫星的安全问题对于经济、民生和国防都有重要意义。现有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功能主体为导航卫星,但同时还要依靠地面站协同工作对卫星进行控制和轨道维护,一旦地面站遭到打击或干扰,导航卫星的正常功能将受到影响甚至完全失去作用。并且随着导航星座卫星个数的急速增加,地面站面临的测控负担和压力也将越来越大,不得不耗费更大的人力物力成本。基于星间链路的卫星自主导航技术可以使地球导航星座减少对地面站的依赖,既减轻
类金刚石(DLC)薄膜具有高硬度、弹性模量、低摩擦系数和良好的化学稳定性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已经应用于多个机械、生物、电子和光学等多个领域。但由于制备技术限制,导致薄膜存在内应力高和韧性低等缺陷,制约其实用化发展。非金属元素的掺入可以明显改变DLC薄膜的结构、组成、表面形貌,提高其力学及摩擦磨损性能,因此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普遍关注。本文利用磁控溅射法制备了具有Si过渡层N掺杂、B掺杂以及N和B共掺
在各类疾病中,药物分子可以通过结合细胞内的蛋白质达到治疗目的或调节治疗效果,两者的相互作用包括共价、非共价相互作用。其中,药物与蛋白质的非共价相互作用对了解药物的自由浓度、分布、代谢和毒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是许多生物学过程和药物作用机制的基础,可以评估药物分子在蛋白质水平上的介导,为设计新疗法及生物安全、药物反应和疗效的研究提供指导作用。两者之间的非共价相互作用涉及能量变化和蛋白质结构变化,确定两者
姿态控制系统是航天器最关键的子系统之一,也是故障高发的子系统之一,研究姿控系统的故障诊断技术,以确保其稳定可靠运行,对顺利完成航天任务具有重要意义。而姿控系统是一类典型的非线性系统,部件多,结构与功能复杂,其运行环境也有着很多未知因素,如何设计合理有效的故障诊断方法,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研究了姿控系统闭环回路的执行器与敏感器故障定位问题。针对某高精度航天器发生敏感器与执行器故障情形下,姿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