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稀土荧光生物标记探针长寿命荧光特性而发展起来的高灵敏度时间分辨荧光生化分析技术已经在临床检测与生物技术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稀土荧光化合物中只有Eu(Ⅲ)与Tb(Ⅲ)的某些化合物具有强的荧光发光性能,其荧光发光的颜色分别为红色(铕化合物,约615nm)和绿色(铽化合物,约545nm),限制了这类化合物在多色荧光标记生化分析中的应用。本研究通过将Eu(Ⅲ)及Tb(Ⅲ)与配体4’-苯基-2,2’:6”,2”-联三吡啶-6,6”-二甲胺四乙酸的荧光配合物同时共价键合到纳米硅胶颗粒中,通过调节Eu(Ⅲ)/Tb(Ⅲ)配合物摩尔比的方法,制备出了可发出红、橙、黄、绿系列颜色荧光的纳米稀土荧光颗粒。所制备的荧光纳米粒子具有形状规则,表面光滑,尺寸均匀(50-60nm),荧光寿命大于1ms,Stokes位移大于200nm,激发光与发射光之间没有干扰,抗光漂白性能强优点。将纳米荧光颗粒与链霉亲和素(SA)共价键合后用于人前列腺特异抗原的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最低检测下限为0.21 ng/mL,表明SA经纳米颗粒标记后仍保持了良好的生物反应活性。将纳米颗粒标记的SA进一步用于水样品中病原微生物蓝氏贾地鞭毛虫的时间分辨荧光成像测定,结果表明新型纳米稀土荧光颗粒可作为多色荧光标记探针用于时间分辨荧光生化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