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情绪和自我损耗对环境跨期决策的影响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C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一直是社会的重要关注点,在面临环境问题的决策中,如何做出对未来发展更有益的决定值得探索。敬畏情绪是个体时常体验到的一种自我超越的积极情绪,在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中逐渐发现敬畏情绪对环境行为有积极影响。与此同时,在急剧的社会发展中,处于繁杂事务中的现代人心理损耗也愈发严重,而积极情绪对这种损耗有补偿作用。本研究基于自我控制资源理论、决策中的加工策略理论,探讨了敬畏情绪对个体环境跨期决策行为的影响,以及敬畏情绪和自我损耗状态二者共同对环境跨期决策行为的作用。本研究从一个预实验和两个正式研究进行了探讨。预实验采用特质性敬畏情绪量表、环境跨期决策量表和大学生自我控制量表,通过问卷星网上实测,初步考察了特质性敬畏情绪、环境跨期决策和自我控制三者之间的关系。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特质性敬畏情绪和环境跨期决策、自我控制存在相关关系。(2)敬畏情绪能够预测个体环境跨期决策行为。研究一分为两个部分:验证视频物理材料的敬畏情绪启动方式;敬畏情绪对环境跨期决策的影响。敬畏情绪对个体环境跨期决策的影响采用单因素(敬畏情绪启动组&无敬畏情绪对照组)实验设计。采用环境跨期决策问卷。结果表明:(1)视频物理材料的启动方式能够成功启动被试敬畏情绪。(2)敬畏情绪启动下的被试,在环境跨期决策中能够做出从长远看来更有益的选择。研究二分为两部分:验证回忆书写敬畏经历的敬畏情绪启动方式;敬畏情绪和自我损耗对环境跨期决策的影响。敬畏情绪和自我损耗对环境跨期决策的影响采用2(敬畏情绪:启动、不启动)×2(自我损耗:高自我损耗水平、低自我损耗水平)的被试间设计。采用环境跨期决策问卷。结果表明:(1)回忆书写敬畏经历能够启动敬畏情绪。(2)自我损耗使个体在环境跨期决策中做出从长远看来更不利的冲动选择。(3)敬畏情绪和自我损耗产生交互作用共同作用于环境跨期决策。结论:(1)特质性敬畏情绪和环境跨期决策、自我控制存在相关关系,特质性敬畏情绪能够预测个体的环境跨期决策行为。(2)敬畏情绪可以影响环境跨期决策,敬畏情绪启动下的个体在环境跨期决策中能够做出更有益的长远选择。(3)自我损耗使个体在环境跨期决策中做出从长远看来更不利的冲动选择。(4)敬畏情绪与自我损耗产生交互作用,共同影响环境跨期决策。
其他文献
川楚白莲教起义指的是嘉庆元年(1796)发生的以川、楚、陕三省交界地域为中心并波及甘、豫的一次农民起义。这次起义历时九年,是清中期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因起义发动者多传习一种名为“白莲教”的民间秘密宗教,故此次起义被称作“川楚白莲教起义”。川楚白莲教起义的发生与乾隆朝中叶以后全国性人口压力问题存在紧密关联,川楚区域受到人口压力问题影响,其社会体系、经济体系、政治体系和思想体系均处于崩溃的边缘,白莲教
我国随班就读政策自实施以来,已打破了原有的特殊教育以特殊学校为主的隔离形态,促进了特殊儿童的社会参与和融入。但在实践中,随班就读这一教育安置方式仍存在诸多问题。从社会排斥理论视角审视我国随班就读所存在的问题,从社会构建的客观排斥和个体生成的主观排斥两种路径来分析问题产生的机理,并从装备育人的角度提出应对措施,希冀能对随班就读工作的顺利开展有所裨益。
南宋时期,赣南动荡不断,其寇乱已经从北宋时期偶发的,并未危急王朝统治的武装贩盐及暴动演变为规模大、辐射范围广、影响严重,甚至危急王朝统治的农民起义。造成此情况的因素,固然有当地民风民俗,以及朝廷政策、知州(军)等官吏的不恰当行为等,但究其根本,还在于中央王朝推进地方统治而导致以土豪为首的地方势力与其对抗、冲突。受此地情况影响,知州(军)作为赣南地区的最高管理者,大多任期不满两年,调任频繁,并多由治
犯罪行为是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重大问题,犯罪预防和治理是社会治安管理中的重要一环,关系着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安全感,也是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对深度贫困地区的犯罪时空分异规律及影响因子研究能够促进国内对于贫困山区犯罪时空分布特征规律的客观认知,促进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国内犯罪问题上应用的深度;能够检验精准扶贫的效果,促进贫困山区的和谐稳定发展。本研究以四川省最后脱贫的少数民族山区——凉山彝族自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当代中国人民已经不再简单地满足于追求物质生活,而是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文明生活,这就要求政府必须要持续推进文化建设,为人民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基层文化建设,提出构建标准化、均等化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但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尤其是当前农村地区思想文化阵地建设较为滞后,总体文化水平偏低,农民精神文明生活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互联网等新兴科技及其应用高速发展,当前已全面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智能手机的应用使移动互联网成为日常生活中重要的部分。藏传佛教等宗教也搭乘移动互联网的快车,其传播形式与互联网相结合,催生出藏传佛教互联网传播这一新的传播形态,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伴随不少网络乱象,给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的监管带来新的挑战。现有的法律法规体系在管理传统的藏传佛教传播方面存在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一定程度上出现
愤怒沉思是指沉浸在愤怒情绪中反复思考愤怒事件。研究人员发现愤怒沉思会通过消耗自我控制资源的方式进而提高个体的攻击行为。根据自我控制力量模型的观点,自我控制资源是有限的,且在自我损耗状态下很难进行自我控制行为。由于愤怒沉思是一项需要自我控制资源的行为,而自我损耗可能会加剧愤怒沉思对攻击行为的影响。鉴于此,本研究采用实验法考察愤怒沉思与自我损耗对攻击行为的影响。本研究采用2(自我损耗组/无自我损耗组)
残疾人托养服务作为残疾人事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展现残联服务职能,更是残疾人服务体系的表现。残疾人日间照料服务作为托养服务的主要部分,能够释放残疾人家属的劳动力从事社会生产劳动。2019-2020年,浙江省政府连续2年将以残疾人日间照料为主要功能的“残疾人之家”建设纳入了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对发展残疾人日间照料服务有极大的推动。本文以瑞安市残疾人日间照料服务为研究对象,在文献资料查阅的基础
金钱启动是一种启动技术,研究者可以通过诱发人们金钱概念,研究其对人们行为的影响。已有研究表明,个体的经济收入和金钱启动对其亲社会行为具有一定影响。同时,研究表明,与客观的经济收入相比,相对的经济收入对个体亲社会行为决策的影响更大。但以往的研究者鲜有探讨这种相对的经济收入和金钱启动对人们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此,本文基于金钱启动的相关理论,初步研究经济收入的比较和金钱启动对个体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实验一
中国劳动协会是1935-1949年间由国民政府(严格来说是由当时国民党社会部)领导的一个半官方性质的全国性工会组织,也是近年来国内学界研究近代中国工人运动史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利用现有档案文献和相关论著资料,首先分析了中国劳动协会(后简称“中国劳协”)成立原因是加强工会管理、维护工人权益和参与国际劳工活动的需要。接着梳理了中国劳动协会的发展历程、组织机构与职能变迁、运作方式等内容,指出其作为社团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