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典型人物报道研究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offreyw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典型人物报道是我国传统的新闻报道样式之一,也是我国特色新闻事业“工具论”、“喉舌论”的具体实践。他从诞生之初就带有明显的政治教化色彩,承载着宣传主流意识形态、鼓舞民众精神的任务。但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典型人物报道的社会“土壤”也在悄然改变,受众甚至对官方话语权发出质疑与挑战,典型人物报道面临着不断式微的尴尬处境。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到来,媒体对典型人物报道的处理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在梳理关于典型人物报道的相关文献后笔者发现,典型人物形象已不再是过去“众星捧月”般的“高、大、全”形象,而是呈现出更加多元化、平民化的景象。其传播方式也打破了党媒垄断,实现了多种媒体多种渠道多层次的融合。在互动反馈方面,媒体也积极开发与受众互动的方式,注重受众阅读报道的真实感受,并将其纳入到整个报道的过程之中。本研究主要包括四个部分,首先以时代背景为基点,探讨了典型人物报道旧模式的尴尬处境,再通过对媒介融合时代典型人物相关报道的收集,从宏观层面讨论了典型人物报道在媒介融合时代的新变化。然后从微观出发,笔者选择了地域上接近,且是由重庆市委市政府倡导的,重庆主流媒体融合开展的典型人物报道“逐梦他乡重庆人”作为具体案例,采取内容分析、个案研究的方法,全面而深入的分析了在全新的媒介环境下典型人物报道呈现的机遇与挑战,试探讨大众传媒构建典型形象的出发点与方向。最后针对媒介融合阶段典型人物报道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未来的发展策略。媒介融合,它为典型人物报道提供了多层次内容创新平台,立体化的播报空间和吸纳潜在受众的方法。从转变观念开始,不断创新内容生产。统筹规划各种传播渠道,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融合播报。重视报道接收的客体,以受众观感、参与感等为报道导向,使典型人物报道重新焕发活力,激励受众。这是本文的研究视角,也是典型人物报道走向未来的突破方向。典型人物报道,由于其特殊的宣传性质,势必将伴随着我国社会发展、新闻发展的始终。那么在全新的时代背景下,典型人物报道除了要摒弃不成熟不科学的报道手法以外,还需要真正融入到媒介融合的浪潮中,用融合的思维来拓展报道平台,用新闻的内在逻辑来引导舆论走向,提高传播效果。
其他文献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品牌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拓展,品牌关系理论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和焦点,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赞同“成功的关系等同于成功的品牌”这一观点。基于这一认识,众多
随着市场化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国家传媒政策的日渐开放,越来越多的媒体以独立经济主体的身份踏上了利益角逐的竞争舞台,在追逐经济利益的平台上奋力厮杀。作为媒体,只有获得足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