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碘治疗引起慢性阻塞性腮腺炎的临床分析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eldWo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口服131I进行放射性碘治疗会引起部分患者单侧或双侧腮腺肿痛,应用腮腺造影、99mTCO4-唾液腺动态分泌功能检测(ECT)及涎腺内窥镜诊断及治疗此类慢性阻塞性腮腺炎,评价其临床有效性。  方法:  选取2012年9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口服131I进行放射性碘治疗,门诊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腮腺炎患者22例(25侧)。术前进行腮腺造影、唾液腺动态分泌功能检测并应用涎腺内窥镜对患侧腮腺导管进行观察,了解其导管腔内的改变,进行导管扩张灌洗术。术后2周及第1、3、6、9、12、15复诊,观察其临床效果,记录视觉模拟量尺(visual analog scale,VAS)数值,通过99mTCO4-ECT测定其摄取率(uptake rate,UR)及排泌率(exhaust rate,ER)数值,通过SPSS统计学软件分析,明确此类疾病的病因,并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  结果:  所有患者经腮腺造影检查可见均匀狭窄的腮腺导管影像。涎腺内窥镜下可见导管内膜苍白,主导管全程狭窄,部分患者Ⅰ级和Ⅱ级分支导管狭窄。  术后2周及第1、3、6月复诊时85%以上的患者治疗有效,症状缓解较明显,术后第9个月复诊时有效率为56%,术后第12个月复诊有效率为44%,术后第15个月复诊有效率为40%。  VAS数值,术后2周及第1、3、6月复诊其数值与术前对比P<0.05,有显著差异。术后第9、12、15月复诊其数值与术前对比P>0.05,无显著差异。  99mTCO4-ECT检查,UR术前及术后各时间点测定数值均在标准值参考范围内,与术前测定值比较P>0.05,无显著差异。ER术前测定数值不在标准值参考范围内,术后2周及1、3、6个月测定数值与术前测定值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术后9、12、15个月测定数值与术前测定值比较P>0.05,无显著差异。  结论:  放射性碘治疗后引起慢性阻塞性腮腺炎导管系统的狭窄为主要致病原因在涎腺内窥镜辅助下进行导管扩张灌洗术对此类疾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其他文献
摘要:什么是梦想课程?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的理事长潘江雪这样讲:这是由真爱梦想开发的一系列涵盖了从戏剧表演到情绪智能、从互联网应用到理财创业的探究性课程。梦想课程在内容设置上以“全人教育”为核心,从人的完整性和生活的完整性两个层面来帮助孩子拓展心灵和视野的格局。同时,在授课方式上也更注重以儿童为中心,强调以问题导引的团队探究和以游戏达成的体验学习,老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积极的提问者和共同学习
<正> 随着矿物资源愈来愈贫,有用矿物愈来愈细的趋势,世界各国都在大力研制处理量大、富集比高、回收粒级下限低的高效率重选新设备。稀有金属钽铌矿物资源也是如此。我国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