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学习的脑电情感识别算法研究与实现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y_r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脑电信号反映了大脑神经的基本活动,所以能够客观反映出人的内在情感。然而在脑电信号采集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伪迹,这将导致脑电信号质量不佳;以及现有的特征选择方法无法提取与情感相关的通道,从而将与情感无关的通道也参与脑电信号分类之中,这些结果都会导致脑电信号情感效果较差。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以SEED数据集、DEAP数据集为研究对象,将稀疏化理论引入脑电信号情感分类之中,对特征提取选择和分类算法进行研究分析。本文主要工作如下:(1)构建基于Lp(p=0.5)正则子的稀疏化因果脑网络,并提出基于情感权重的稀疏化脑电特征提取方法。本文基于机器学习逻辑回归理论,首次引入了基于Lp(p=0.5)稀疏化正则子对脑电信号进行特征提取,实验证明使用Lp(p=0.5)正则子较使用L1正则子以及L2正则子能够更好地进行脑电信号通道选择,撇弃无关通道。基于上述实验结果,本文进一步发展了有向脑网络。脑网络可以刻画大脑神经元的连通性和信息流向。本文使用格兰杰因果理论,通过估计通道间的连通性和信息流向,得到脑网络的边,同时引入基于Lp(p=0.5)正则子的稀疏化理论,删除无效连接。为了量化通道与情感直接的相关性,本文添加了情感权重到格兰杰因果脑网络分析模型之中,增强模型的特征选择能力。实验证明本文提出的基于通道相关的稀疏格兰杰因果关系分析模型较现有的算法相比,脑电信号情感分类准确率最好,准确率达到86.58%。(2)将卷积神经网络作为基础模型,对网络结构进行修改,建立一种稀疏化理论与卷积神经网络相融合的脑电信号情感识别算法。稀疏化的作用就是降维。卷积神经网络常用与图像识别等领域,现有的网络模型并不适用于脑电信号情感分类之中。脑电信号虽然比较复杂,原始数据的维度较高,但是实际上一个低维空间可以集中其有效的信息。故本文提出了基于稀疏化的卷积神经网络混合分类模型,实验表明,该模型不仅可以优化网络结构,减少参数数量,而且可以极大减少运行时间,提高分类准确度。(3)设计并实现基于EEG情感识别分析在线控制机械臂系统。将脑电信号识别分类与机器人结合在一起,通过脑电采集设备对脑电情感信号进行实时采集,然后进行情感识别分类。最后将分类后的结果转化为指令传输从而对机械臂进行控制,使其作出相应的动作。
其他文献
随着通信技术与互联网的普及,人们能获取到的信息是之前难以想象的,数据已经变成生产要素在各行各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大部分数据都是未标注的,创建标签又需要花费巨大的人力。聚类方法通过数据内在属性的关联,将其分为若干个类别(簇),能对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以提取有价值信息指导生产。受益于深度神经网络的提出与发展,将传统聚类结合深度学习以利用其特征提取能力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所关注。基于自动编码器的深度子
学位
学位
多目标优化问题通常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冲突的目标。进化多目标优化算法被广泛用于解决多目标优化问题。这种算法可以找到一组兼顾收敛性和分布性的解决方案,同时使得这组解决方案逼近整个Pareto front。然而,相比于整个Pareto最优解区域,决策者通常只对一小部分与其最相关的权衡解感兴趣。另外,为决策者提供大量的非支配解不但会增加其工作量,也会影响决策者的精准决策。因此,在现实问题中,多目标优化
在计算机视觉领域,理解人物目标是关键且具有挑战性的一个话题,而人体解析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任务之一。人体解析是语义分割的子任务。人体解析是一个密集预测的任务,其目标是定位人体所在区域,并进一步将其划分成多个语义区域。近期,人体解析被广泛应用于其他分析人物目标的任务中,例如行人再识别、姿态估计、人体图片生成等。现有的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可以归纳总结为:基于特征增强、基于人体结构、基于多任务学习、基于生成对
近年来无人机、无人小车等智能体因其稳定性高、适应性强、风险小等特点得到了快速发展;智能体集群化解决了单个智能体功能性有限的问题,发挥集群优势的同时对智能个体进行了有效的整合。集群避障一直以来是智能体群体控制的重要模块,大多避障算法在遭遇复杂障碍物环境时容易陷入局部最优值使得智能体无法快速进行障碍物躲避;本文根据智能体集群在障碍物环境任务执行过程中避障需要,对Flocking协同控制算法和Q-lea
随着移动智能设备与物联网等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家庭生活水平也稳步提升,如今很多的家庭设备也变得智能化。分布式家庭娱乐系统以此为背景,而且基于家庭生活中的各种智能设备如智能电视、电脑、音响等等,探寻一种智能手机与各种家庭设备相互协作的家庭娱乐体系。在该体系下各种智能设备能够各司其职,如智能电视视听效果好、智能手机轻便易操作,因此分布式家庭娱乐系统解决了家庭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问题,且使得每一个设备都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深度学习领域的发展,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其中,计算机视觉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并有许多研究已经有了具体落地应用,这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方便。然而,对于神经网络的训练,往往需要基于大量的实验数据,而数据的提供方式在实验场景和实际场景有较大的差别。在实验条件下,数据往往是完整的理想化的,由人工直接提供。但在现实世界中,数据往往是随着时间逐渐提供的。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