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赫鲁晓夫时期苏联对印政策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karen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联在赫鲁晓夫执政时期,对外政策的显著变化之一,即是改变斯大林时期对印度的冷淡政策。本论文从赫鲁晓夫时期苏联对印政策的调整及发展入手,结合当时的大国关系,将赫鲁晓夫时期(1953-1964)苏联对印政策从总体上划分为三个阶段:1953-1955年对印政策的变革阶段;1955-1959年对印政策的发展阶段;1959-1964年对印政策的成熟阶段。并用国际关系理论中的层次分析法对苏联印度政策作了全面透彻的分析。 论文对苏联印度政策转变的背景进行叙述和分析,旨在说明它的政策继承性和连续性。1953年赫鲁晓夫执政标志着对印政策调整的真正开始,《苏印贸易协定》和《苏印钢铁协定》的签订是其政策变革完成的标志。两国领导人于1955年进行的互访推动了苏联对印政策向更加务实的方向发展,苏联在克什米尔和果阿问题上,给印度以坚决支持及与印度签订的第二个《苏印贸易协定》,就是这种务实政策发展的结果。1959年,苏联对印度大规模投资预示了苏联对印政策向成熟化方向发展,尼赫鲁和赫鲁晓夫相继退出历史舞台并没有影响苏联印度政策的继续实施,就是其对印政策成熟的印证。论文最后通过对苏联印度政策因素的分析,透视出苏联对印政策的本质,展现出大国在南亚进行激烈角逐的状态,特别是美苏在此的角逐与斗争。 纵观赫鲁晓夫时期苏联对印政策的演变历程,我们得出:苏联通过调整和发展对印政策,发挥自身优势和特点,积极利用印美矛盾,实现了南下并打破了美国封锁的目标,获取了较大的利益,表现出苏联外交政策的务实性和灵活性。
其他文献
随着当前社会资源环境的日益稀缺,经济发展模式开始从以往的粗放型经济转变到集约型的经济轨道中来,由此产生的循环经济体系成为了当前社会的发展趋势。在这一体系下,产品的
语文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智力活动过程,几乎每一节语文课都涉及到对学生智力开发的训练。语文教师应注重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智力的开发。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必须发展学生智力,
韩非是先秦法家的集大成者,研究治国方略的法术之士。总结治国经验,研究治国理论,为封建君主提供治国方略,既是他人生的轨迹,也是他人生的目标追求。韩非主张以法治国,认为法
本文分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重要民间草药马鞭草科植物马鞭草的化学成分研究,另一部分是重要的中药材红花的指纹图谱研究。 马鞭草中的马鞭草苷(又称山茱萸苷)、戟叶马鞭草
糖尿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常见慢性疾病,是导致人类死亡的第三位因素,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与癌症。桑叶作为药用有独特的药理方式和良好的疗效,且毒副作用很低,从而成为降
民俗是民间文化的一种,泛指民俗事象和民俗活动范围内所反映的文化现象,其中包涵着当地原住民习俗中的多种文化内涵和文化价值。人生礼仪是民俗事象的一种,是人生在重大节日
信息时代推动了机器翻译的发展,但也为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机器翻译在经历了"马鞍型"道路之后重新走进了其繁荣时期。然而,其"可理解性"和"忠实度"都不够理想。文章尝试为机
我国历史城市是以旧城为中心慢慢发展形成的,城市的旧区一直是城市的生活和经济中心,有着很好的区位优势,成为房地产商争夺的黄金地段。国内外投资者于是纷纷介入旧城改建项
长期以来,公共行政学主流都在一味地、不断地强调法律、制度、组织、效率等等,几乎总是以“价值中立”和张扬工具理性作为自己的努力方向,行政学研究总是以理性主义、技治主
乌托邦则是西方思想史、文学史上的一个永恒话题,尤其在西方文学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乌托邦文学作为一种文学现象形成了一条少有间断的传统。20 世纪初,乌托邦文学的一个分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