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弹性网格的手写体识别二级分类器的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rusnip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限于键盘的面积,常用的拼音和五笔汉字输入在嵌入式系统受到很大影响,手写体输入是解决这个困难最好的方法之一。但嵌入式系统的硬件资源有限,因此手写体汉字识别应考虑到嵌入式系统的这个特点。其中比较重要的是,嵌入式系统的硬件配置低,除了考虑汉字识别的识别率之外,还须考虑识别时间。弹性网格识别算法能够对汉字进行整体特征的识别,排除了对笔划输入顺序的严格要求,具有较大的优越性,但是在嵌入式系统中却有着识别速度慢、计算时间长的缺点。针对上面的问题,本文研究对弹性网格进行二级分类的算法研究,在保证识别率的前提下减少弹性网格的识别时间。另外,本文还为提高手写体输入的智能化添加了一些功能。 本文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 1.分别对基于笔划数、基于汉字间架结构、基于汉字首末笔划、基于笔段数、基于汉字笔段类别数量编码五种分类器进行了研究,重点在于改善嵌入式系统中弹性网格特征匹配计算的运行速度和识别率,其中实现了基于汉字笔划数、基于笔段数和基于首末笔划数的分类器。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基于汉字结构的粗分类和各种分类器的集成。 2.研究和实现基于汉字笔段数的分类器的特征提取方法,将笔段数的提取转化为拐点数的提取,提出了三种方法进行了实验:1)求三点坐标切线夹角差值法;2)五点切线平均夹角差值法;3)点到直线最大距离法。并测试了基于笔段数的分类器的识别时间和识别率。 3.实现了嵌入式手写输入系统的联想输入功能和用户关联输入功能,使手写输入系统实用性增强,人性化程度提高。实现了基于弹性网格的数字、字母和汉字的混合识别和在手写输入系统归一化显示功能,为进一步地研究词语、整句输入识别打下基础。 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在于:认真研究了笔划和笔段在分类器中的不同作用,从而对现有分类器做了若干改进,包括:1)在现有基于笔划数的分类器基础上提出基于笔段数的分类器;2)在现有基于首末笔段组合的分类器基础上提出基于首末笔划的分类器;3)在现有基于汉字笔划类别数量编码分类器基础上提出基于汉字笔段类别数量编码的分类器。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的改进在提高识别性能方面有一定作用。另外,对拐点数的计算的三种方法中,前两种方法也是本文独立提出的。
其他文献
任建业,1958年生于曲阜,1982年毕业于曲师大美术系,获文学学士学位,曾于母校任教十余载。现为中国美协会员、中国书协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国务国宾礼特供艺术家、美国芝加哥大学客座教授、中国孔子书画院院长。  数十年来,书画兼修,书画堪称真、草、隶、篆四体皆能,路数属传统一路,擅长行草和秦汉隶书,结体严谨,用笔松动流畅,扎实丰厚,别具底蕴和风采。草隶已成自家风貌,行、草师法二王如行云流水、自鸣天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无线定位服务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与此同时逐渐成熟的超宽带(UWB)技术得到了人们的关注,基带窄脉冲方式超宽带系统具有更好的定位性能;在定位
微小RNA(mi RNA)是近年来发现的在进化上高度保守的一种只有约为21~25个核苷酸(nt)的内源性非编码小RNA,它通过与靶m RNA的3’-UTR互补结合,使靶m RNA被剪切或转录抑制,从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