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研究——基于徐州市永安街道的调查

来源 :中国矿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_19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共文化产品作为公共产品的一种,具有公益性、广泛性等公共产品所具有的一般特征。长期以来,城市社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低效问题一直饱受争议。政府需要借助社会力量来实现供给主体与模式的多元化、复合化变革,并积极探索社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机制的创新,才能有效提升供给效能。文章从社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阐释出发,选取徐州市永安街道若干社区作为调查对象,对徐州市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总体状况、永安街道各社区供给的具体情况进行了数据分析与系统研究。实践中,社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相关主体缺位,供给机制存在漏洞。从定性角度分析,相关主体缺位的原因包括政府供给不足,社会组织匮乏、市场组织缺位以及公民社会薄弱;需求表达机制不畅、决策机制缺乏民主性与科学性、多元主体合作机制薄弱、绩效评价与考核机制不足造成供给机制不够完善。基于此,文章提出通过充分发挥相关供给主体作用,实现供给主体与供给模式的多元化与复合化;通过健全居民需求表达渠道,实行自下而上的供给决策方式,推进政府、市场组织、社会组织等主体合作,建立健全绩效评估与考核来实现供给机制的创新。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新课改背景下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教师不仅要注重技能和知识上的传输,还要加强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这样才能够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因为小学生具备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能够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探究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的意识,也能够让小学生更容易理解数学知识。就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生成的教学策略做简要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是通过学习过
历史实践证明,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一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因而,我国也不例外。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就十分重视城镇化的发展,在传统城镇化模式下我国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