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货币政策是一国政府实现经济总量平衡、促进结构调整和经济健康发展等目标的基本政策手段,货币政策有效与否直接关系着经济和金融的稳定发展。随着我国金融体系的日益完善,我国影子银行体系快速发展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影子银行体系规模的膨胀化和结构的复杂化以及部分金融工具在资金流动中充当货币职能,使得其对我国货币政策制定、实施和调控效果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在此背景下,分析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现状及其信用创造机制,探索影子银行体系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作用机理,对完善我国货币政策体系,更好地发挥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两个角度深入探讨影子银行体系的存在和发展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具体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同时对国内外学者关于影子银行体系和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和总结;其次,对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概念进行了界定,运用统计性数据具体分析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现状,并以信托贷款为例具体分析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信用创造机制;再次,结合我国影子银行体系和货币政策的实际情况,从货币政策工具、操作目标、中介目标以及传导机制四个角度具体分析影子银行体系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的影响;然后,在实证研究时选取信托贷款和委托贷款的总规模代表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规模,运用VAR模型具体分析影子银行体系如何影响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以及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影子银行体系是引起货币供应量、经济增长、通货膨胀率变动的原因,会导致金融市场实际货币供给量增加。同时,在影子银行体系影响下物价水平会首先剧烈波动,之后引起经济增长剧烈变动。最后,根据本文研究结论从影子银行体系的监管和货币政策的调整两个角度提出在影子银行体系影响下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