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党起源和早期政党政治是英国史学界持续关注的话题,也是政党史研究的热点之一。但碍于档案和原始资料的局限,真正深入研究早期政党政治的学术成果并不丰富。本文通过1678-1681年英国排斥法案危机的分析和考察,研究了十七世纪中后期英国政党的起源与早期政党政治。由于这一时期中辉格党的组织、影响力均强于托利党,文章中亦以辉格党的组织、纲领和演变作为侧重。绪论部分概述了十七世纪以来英国学界对政党起源问题的看法,以及进入二十世纪的主要研究成果。本文的第一章介绍排斥法案危机的背景。作为排斥法案危机导火索的天主教阴谋,在1678年掀起了英国国内强烈的反天主教情绪,这种反感在议会中演变为对王位继承人约克公爵宗教信仰的担心,并再次将王位继承问题提出讨论。丹比伯爵作为政府要员,试图利用天主教危机巩固自己的地位,却因蒙塔古的揭发身陷囹圄。第二章详述1679年人身保护法议会与第一份排斥法案的提出。骑士议会解散、丹比去职后,英国政治告别了丹比时代。沙夫茨伯里领导的地方反对党在议会中提出了《排斥法案》要求剥夺约克公爵的继位权,造成了地方党与宫廷、国王的公然对立。查理二世遂在《排斥法案》通过之前关闭了议会。第三章主要论述1679年10月至1680年10月这一年期间,英国民众对排斥法案问题的参与。这一时期的大众政治主要是辉格党宣传组织的成果,复辟时期的政治俱乐部和咖啡馆政治为大众政治运动提供了基础,辉格党人的宣传机器负责制造舆论。真正对国王和托利党造成打击的是1680年的请愿书运动,以及1679年以来频繁举行的焚烧教皇的游行。议会休会的一年里,辉格党人充分展现了他们高超的组织宣传能力,这一点上托利党人始终自叹不如。第四章叙述1680年议会重开之后的政坛。这包括两届议会,两部《排斥法案》。1680年排斥法案议会中,辉格党人的《排斥法案》通过了下院,却在上院表决时被托利党人和中庸派驳回。1681年的牛津议会为期仅一周,而在议会解散后,查理二世便展开了对辉格党人的围剿和消灭。沙夫茨伯里流亡荷兰后病死,而在1683年黑麦馆阴谋之后,查理二世在英国本土的政敌基本消灭殆尽。十七世纪的辉格党和托利党虽然没有形成全国性政党,但在区域性组织和运作中,已经具备了政党的雏形和基本条件。英国政党是伴随着英国议会和近代国家一道发展、演变而来的,政党的发展与议会的发展互相影响、互相促进。辉格党尽管动员了大量的平民组成院外压力集团,但其斗争中心始终在议会。从查理二世三次召开并解散议会,可以看出排斥法案危机期间辉格党的发难给政府带来了巨大压力;而排斥法案运动的失败,很大程度上归咎于议会与王权斗争中的劣势地位一一这一局势直到光荣革命才得以扭转,并从此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