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复合种衣剂研制与防治玉米土传病害机理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enw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玉米土传病害是一类威胁玉米生产的重要病害,其中纹枯病和茎腐病发生日益严重。本文针对该两种病害创制了一种新型的化学复合型种衣剂,其有效成分包括辛硫磷、毒死蜱、井冈霉素和恶霉灵等。在生理生化水平上研究了该种衣剂防病机理,田间试验示范了其防病和增产效应。  本研究首先以辛硫磷、毒死蜱、井冈霉素为单一药剂研究了其对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辛硫磷浓度为830μg/m  毒死蜱浓度为1030μg/ml时,对两种病菌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且抑制率随着浓度增大而增大,井冈霉素浓度为200μg/ml时对纹枯病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采用正交设计方法研究了辛硫磷等三种成分的混配比例,形成了辛硫磷浓度、毒死蜱浓度和井冈霉素浓度,对于镰刀菌和丝核菌的抑制效果最佳。此外还针对茎腐病腐霉菌(Pythium arrhenomanes)比较了嘧菌酯、苯醚甲环唑、恶霉灵等抑菌效果,结果发现,恶霉灵对腐霉菌抑制效果最佳,同时对禾谷镰刀菌和立枯丝核菌也有很好的抑制效果。开展了种衣剂辅助成分(营养元素、成膜剂等)的筛选,发现营养元素硫酸锌浓度为0.4mg/ml,腐殖酸浓度为100μg/ml,成膜剂(吉林省八达公司)浓度为10%对包衣效果最佳。根据上述每种组分抑菌效应和对玉米种子萌发和根系生长的影响,创制出一种新型化学“总有效成分含量10.2%”悬浮型复合种衣剂XDS。  测定了不同浓度XDS对禾谷镰刀菌和立枯丝核菌产生的植物细胞壁降解酶活性及对禾谷镰刀菌产生毒素的影响,初步揭示了XDS种衣剂的抑菌机理。结果表明:XDS明显抑制了纤维素酶(Cx)、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和果胶甲基半乳糖醛酸酶(PMG)活性,且随着XDS浓度的增大,酶活抑制效应增强。同时该种衣剂还能抑制病菌产生毒素,并能减轻毒素对胚根生长的抑制作用。  接种禾谷镰刀菌和立枯丝核菌后,测定了不同处理下玉米幼苗根部和叶鞘的抗病性相关酶活性,发现接种茎腐病菌后,XDS种衣剂能显著提高玉米幼苗根部的POD、SOD、PAL活性;接种纹枯病菌后,能显著提高玉米幼苗叶鞘的POD、SOD、PAL活性,表明XDS种衣剂对玉米防御酶系的活性具有一定的诱导作用。  在全国10个省市的20多个试验站进行XDS种衣剂的试验示范,对玉米茎腐病和纹枯病防效显著,茎腐病防治效果可达55.5%-100%,纹枯病防治效果可达12.71%-100%。同时,增产效果明显,产量增加2.33%-7.81%。本文还深入调查了2012-2013年7个省市的种衣剂和颗粒剂防治玉米病害的情况,为改进防治措施提供了依据。
其他文献
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并于2010年12月发布了应急预案体系框架,同时对各类应急预案的演练的目标、作用、频次提出了要求,提倡各级单位通过积极开展预案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