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不断有青少年校园暴力事件在网络上爆出,其表现形式层出不穷,影响之恶劣,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青少年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能助推社会发展进步,而家庭作为培养青少年的基地和摇篮,对青少年身心发展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良好的家庭环境能为国家为社会输送优秀的青年骨干。针对当下普遍存在的校园暴力问题,主要是由于青少年正值青春叛逆期,身心发展尚不成熟,认知和自控能力较差,思想和行为很容易受到外界的诱惑和干扰,而家庭在这一关键时期,若没有给青少年提供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没有对青少年进行及时正确的思想教育和引导,就很容易引发和助长青少年校园暴力行为发生。因此,家庭需要正视青少年校园暴力行为给学校和社会带来的危害性,要积极预防和减少校园暴力行为发生。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概括了国内外文献综述,并进行文献述评,对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概述了相关的理论依据,包括家庭系统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和家庭沟通理论,介绍了主要的研究方法,包括无结构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提出了研究内容及创新点。第二部分为青少年校园暴行为现状调查,通过调查结果得出青少年校园暴力行为发生情况呈下降趋势,这与国家司法大数据公布的关于近三年来因为校园暴力情节较严重而审理的案件数量结果一致,以肢体暴力、语言暴力和社交暴力的表现形式普遍存在,网络暴力现象较少,呈现出普遍性、低龄化、多样性和集群性的特点。第三部分为家庭环境对青少年校园暴力行为的影响分析,通过结合调查问卷和访谈资料,分别从家庭组成结构、家庭生活氛围、家庭教育方式、家庭经济状况和家庭暴力情况这五个方面展开探索,详细的介绍了家庭环境各个方面对青少年校园暴力行为的影响。第四部分为预防和减少青少年校园暴力行为对策,从家庭角度出发提出了五个措施建议,分别是维护健全的家庭结构、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重视文明的家庭教育、改善家庭经济条件、杜绝家庭暴力行为,力求从改善家庭环境入手,改善青少年校园暴力问题现状。第五部分为结语,总结论文研究成果,反思不足之处,即从家庭环境角度出发预防青少年校园暴力行为的措施执行难度较大,仍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最后提出了研究展望。笔者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基础上,再通过对十堰市M中学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发现,家庭环境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实施校园暴力行为的青少年,但是对受到校园暴力的青少年也有一定的影响,有的青少年是在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成长生活,贫困的家庭满足不了自己的虚荣心和物质需求,就在学校偷拿同学私人物品和钱财,而这种不当行为就很容易使青少年受到校园暴力。所以,透过青少年校园暴力现象,发掘青少年背后的家庭环境对其行为影响的本质就至关重要,笔者希望通过不断完善研究内容,使本文对探究青少年校园暴力问题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