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塞尔被动构造学说研究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focus2316a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项研究系统地探讨对胡塞尔二十年代前期以《先验逻辑讲座》为代表的发生现象学文本中的被动构造问题,而且对被动构造学说之意义的诠释,不是沿着揭示被动构造作为认识之可能性条件这个路径展开,而是沿着揭示被动构造作为主体之可能性条件这个路径展开。论文的主体,第一章从胡塞尔现象学的发展进程中理解他的被动构造学说,从而表明,胡塞尔从静态现象学推进到发生现象学的过程,也就是被动构造问题浮现、并得到系统清晰地表达的过程。由于“被动的”之基本规定是自我的“不参与”状态、不作为状态,因此,被动构造涉及的问题归根结底与自我问题、主体性问题密切关联。被动构造,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个方面指自我的被动构造作用,亦即那种当自我处于不参与状态下所发生的构造,具体表现在对主动构造所必需的质素统一体的构造,另一方面,指自我在意识流中被意识到,或呈现出来。这两种构造,都在原初时间意识之构造中表现出来。接着,第二章和第三章讨论内时间意识和联想。由于人们在原初时间意识之构造是否属于发生现象学、从而是否属于被动构造这个问题上存在分歧,所以,我在展开对时间意识的讨论之前,先依据胡塞尔自己的各种表述,对这个问题作了辨证,得出时间意识之构造属于被动构造的结论。接着对时间意识构造的几个层面作了描述,具体展示了质素统一体的形式条件如何被动地构造出来,以及作为同一极的原初自我如何在原初时间意识中构造出来。因此也可以表明,原初时间意识是主体性得以可能的条件。从对联想这种被动构造研究可以看出,它在胡塞尔的发生现象学中,乃是关乎主体之存在的可能性条件,因为如果主体之过去的生活和将来的生活不能被意识到(被唤起与被预期),它们对我毫无意义,主体性之统一性也无从建立起来。最后,我们通过阐述胡塞尔被动构造学说对于传统哲学的一些主题的看法来表明,在被动构造这个发现象学的问题域内,主体性与自我、身体、自然的关系获得了崭新的解释。主体性深入到被动构造阶段,而自我本身有一个历史,因此主体性不再不言而喻地等同于自我。对动感意识及其与内时间意识、联想在被动构造中的共同作用的探讨也表明,身体本身也具有构造功能,因此是身体性,具有主体性意义。自然,特定意义上的自然,乃是交互主体性之构造的一个必要环节,因此乃是先验主体性的“自然侧”。总而言之,从被动构造来理解的主体性,由于将身体、自然都涵摄到自己的构造作用中来,因此是绝对的主体性。
其他文献
作为城市的“第五公用基础设施”,无线网络现在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城市的整体运行效率的重要尺度。构建安全可靠的安全认证管理平台,有益于增强无线网络可信度和提高政府形象。
<正>据英国伦敦大学教育研究院(IOE)网站2014年12月2日报道,IOE与伦敦大学学院(UCL)于2014年12月2日正式宣布合并。两校于2012年10月达成战略合作协议,于2014年2月对合并事宜
注意是心灵的天窗,只有打开这扇天窗,才能让智慧的阳光撒满心田。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采取多种有效方法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运动员的运动性损伤,通过心理康复治疗可以缩短生理功能恢复的治疗时间.心理康复治疗的具体方法,包括认识教育、设置目标、应激预防、认知重建、冥想、肌肉放松、系统脱敏、
风电叶片在设计的过程中,尺寸越来越大,重量也不断增加,由于叶片强度以及刚度有个硬性要求,所以,设计人员要避免在叶尖在特殊的条件下,在运转的过程中,出现碰撞塔架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