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飞宇创作论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ykyky666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毕飞宇是个清醒、自觉的作家,在文学写作的道路上,他一直保持着勘探者的姿态。从早期的“先锋”叙事到2000年《玉米》,再到2007年《相爱的日子》,毕飞宇实现了文学创作上的两次成功转型。这两次转型分别开拓了毕飞宇小说创作的乡村模式和城市模式。以《玉米》、《平原》为代表的乡村模式小说,发现了 70年代中期的“王家庄”,其核心特征可以概括为“重压下的生之辩证法”。在这里,日常生活与高调(政治)生活互相推拉、渗透。日常生活最血腥的真相是“人在人上”,高调生活最典型的表征则是“北京时间”,两者合力形成一股极权性的重压力量,将困于其中的囚徒彻底摧毁。酷烈的打击催生出了决绝的反抗,“平原世界”内蕴的抵抗力在重压之下反而孕育出最凄艳的生命之花。“平原世界”是沉甸甸的。以《相爱的日子》、《家事》为代表的城市模式小说,则发现了新世纪的“南京城”,其核心特征可论述为“身体的漂浮”。与“平原世界”相反,这里没有赤裸的欺压与精准的击打,重压消失了,沉重融化了。现代都市的绅士型人际关系“酥松”而“低温”,人们互不相关地漂浮着,彼此之间也无法真正沟通。人们看似活得轻松自在,却感受着失重后的钝痛,陷入了更大的习焉不察的生存困境——人原来早就已经无处安妥。从“王家庄”到“南京城”,从乡村模式向城市模式转变的过程,暗含着毕飞宇叙事姿态的潜移。从叙事视角、身份认同、小说语言等多重角度入手,都可以看出毕飞宇把原本非常强大的“我”压得越来越低,小说“个人身体”的在场感也越来越强。这也许和写作能力无关,却体现了一个作家的深度表达诉求。在此过程中,毕飞宇的感官能力与精神视野得到了双重拓展,更促进了文学精神品质的提升。毕飞宇在抓取“重压”和“漂浮”两个核心元素的同时,并没有对城乡两种模式做非此即彼的清晰划分,城乡模式间的互植由此产生。这样做会带来怎样的效果,则要结合具体情境加以考察。《推拿》是城乡模式共植的范本,而《相爱的日子》等小说也出现了因模式误植而引发的一些败笔。
其他文献
从顺治十年(1653年)宁古塔置昂邦章京,至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东北改制,吉林地区刑事司法涉及主体居民、刑案类型、司法官员和刑罚适用等多方面内容。学界尚无人对其刑事司法
目的:探讨脉管瘤栓、SCC-Ag在早期宫颈鳞癌中的临床意义;脉管瘤栓与P53、COX2、CD44V6表达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对早期宫颈鳞癌预后的影响。材料和方法:采用SPSS13.0对从1999年1
本文从无意识的角度来对动画艺术短片的象征性进行分析,发现艺术动画短片的创作更多的是受到无意识的影响和支配,运用无意识心理的积极因素可以为动画艺术短片的创作拓展出更
在微信里看到一篇文章,感动于N句话。而“作为教师,他永远要守住心灵的一份净土”触动了我的内心。周日要给校主任上传学生的照片资料,打开了一张张图片,往昔的生活历历在目,
一位美国教育博士说,美国人很看重成功。他们认为一个人的成功由三方面决定:一个是遗传,一个是环境和机遇,一个是教育。遗传的作用究竟有多大,还有待研究。这里所说的教育是一个广
目的对循证护理在老年糖尿病合并压疮患者静脉穿刺护理中价值予以探究分析。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所接治的糖尿病合并压疮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53例,
鬼故事是唐前志怪小说中极为兴盛且成就较高的一类,但在古小说整体研究不够完善的大背景下,其研究一定程度上遭到了忽视。本文拟从数量变化、题材分类和艺术发展三个角度对其
国家实施的"农远工程"是现代教育史上培训规模最大、受益人群最广、影响最为悠远的信息化建设工程。要实现这一工程,除了科学地运用现代信息化手段,将优质的网络资源和先进的教
背景: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我国胃癌患者的年死亡率在各种恶性肿瘤中居首位;而许多患者即使在行根治术后仍死于复发,这是由于肿瘤发生了微转移。微转移(micrometastasis)是
陈子庄是20世纪四川非常重要的一位画家,该文从他的山水画中所体现的自然观入手,分析其山水画中"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及形成原因,包括其受到传统山水画中传承下来的朴素自然观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