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益气和血法中药对IVF-ET妇女子宫内膜和子宫血流的影响

来源 :湖北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19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补肾益气和血法中药介入不孕患者IVF-ET治疗过程,评价补肾益气和血法中药改善IVF-ET妇女子宫内膜和子宫血流状态的效果。方法本研究将60例输卵管性不孕IVF-ET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方法中药组采用COH+IVF-ET+中药,对照组采用COH+IVF-ET,两组COH+IVF-ET方法相同。中药治疗以补肾益气和血为治法,分两个治疗阶段:第一阶段为胚胎移植前整体调理,以补肾益气活血为治法,给予补肾益气活血法基本方辨证加减治疗;第二阶段为胚胎移植后助孕保胎治疗,以补肾益气养血为治法,给予补肾益气养血法基本方辨证加减治疗。中药每日一剂煎服,早晚各一次,每次200ml,移植后给予补肾益气养血方加减的同时,联合使用黄体酮注射液60mg,每日肌肉注射一次,至移植后14天,之后根据患者血β-HCG、P值调整剂量。移植前与移植后中药治疗的疗程均为1~3个月,根据患者具体症状变化,每1~2周复诊调整药物。采用阴道B超检测hCG日两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类型及hCG日和ET日双侧子宫动脉血流参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研究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如平均年龄、平均不孕年限、BMI、基础性激素、Gn用量等比较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hCG日子宫内膜厚度中药组(10.92±1.59)mm高于对照组(10.43±1.58)mm,但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A型内膜在中药组所占比例为80.0%(24/30),在对照组为53.3%(16/3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药组患者h CG日和ET日双侧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及阻力指数(RI)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补肾益气和血法中药联合IVF-ET治疗时,移植前给予中药补肾益气活血方加减,移植后给予补肾益气养血方加减,可能有利于改善子宫内膜厚度和形态,增强子宫内膜容受性,调节子宫动脉血流状态。
其他文献
目的现代医学对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病因病机发病机理尚未明确,归于哮喘治疗,中医仍以咳嗽论治,但因其特殊表现,本病的治疗方法也多样。结合本病的临床特点,创立疏风止咳,降气化
  目的:   系统观察活血降脂食疗方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斑块稳定性的干预作用。贯彻中医“治未病”思想,在中医营养食疗理论的指导下,结合超声检查结果,探讨其作用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