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光子晶体的微流控芯片及在现场快速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xbill_csd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场快速检测是一种能在现场取样后较短时间内得到检测结果的检测方法。现场快速检测不需要专业的操作人员以及不需要复杂的设备,是目前医学检测领域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方向。现场快速检测可以促进个性化医疗、精准医疗的发展,推动健康医疗事业在欠发达地区的深入。然而,现阶段的现场快速检测仍存在一系列问题及缺陷,例如:简化设备的同时能否保证检测的灵敏性和准确率,临床样本中待测物的检测范围过小或是受到其他信号的干扰,与实验室检测相比现场快速检测的成本可能偏高。本工作基于可增强荧光强度的光子晶体材料,将其与现场快速检测中广泛应用的微流控技术相结合,制备出可用于荧光免疫检测的微流控芯片,本工作从多方面对原有方法进行改进,使之更适合于现场快速检测。本论文具体工作如下:
  (1)以常见的硝酸纤维素为原料,以二氧化硅纳米粒子自组装而成的光子晶体结构为模板,将光子晶体结构引入硝酸纤维素;通过对调整其光子晶体结构得到优化的荧光增强能力;通过对疏水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基底进行图案化选择性亲水修饰,制备出图案化的二氧化硅光子晶体模板,进而得到图案化的光子晶体硝酸纤维素。利用图案化的 PDMS 二维光子晶体结构为模板,通过热压印法快速、高效得到具有高精度、高一致性的图案化二维光子晶体硝酸纤维素。
  (2)利用光刻法和软刻蚀法制备出PDMS微流控芯片,并将其与图案化光子晶体硝酸纤维素贴合而成完整的微流控芯片。针对 PDMS 微流控芯片难以进行液体进样的问题,本工作利用PDMS的透气性,对其进行预先的抽真空处理,从而实现PDMS微流控芯片在不需要外接设备情况下的液体自进样。
  (3)利用制备的微流控芯片完成了对三种蛋白类疾病标志物的荧光免疫检测,并利用 3D 打印的暗盒和智能手机 APP 代替传统的荧光显微镜进行免疫检测荧光信号的快速读取和分析,从而推动该方法在现场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骨结核引起的骨缺损严重影响患者的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治疗方式包括口服或静脉注射结核治疗药物以及手术切除病灶部位。然而,药物治疗会产生一定的毒副作用,手术切除病灶则会造成骨缺损。基于此,本论文利用介孔空心Fe_3O_4纳米颗粒(MHFPs)的载药能力及其磁响应性,提出一种响应性药物缓释体系用于骨结核治疗。通过在手术切除部位植入载有抗结核药物的载体,药物可在交变磁场(AMF)下实现
半结晶芳香族高分子材料聚醚醚酮(Poly-ether-ether-ketone,简称PEEK)发展迅速,因为其弹性模量与人类骨骼弹性模量匹配度极高,拥有X光可透射性,且生物相容性优异,目前成为骨外科手术中最常使用的植入性替代材料之一。但聚醚醚酮物理力学性能与金属及其合金材料相比,存在明显的不足,限制了其在生物医用材料领域更广泛的发展应用。将粒径小于100 nm的无机纳米粒子填充到聚醚醚酮基体中,可
学位
界面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两相的过渡区域,具有与相邻的相完全不同的性质。界面的组成不同于相邻的相,界面上的分子或原子在相邻的相的各种力的作用下形成了有序的结构。许多生化过程通常是发生在界面或表面上,因此表界面是科学界一大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  二次谐波产生(second harmonic generation, SHG)和和频产生(sum frequency generation, SFG)都是二阶
聚丙烯酰胺微球(PAMMPs)已被广泛研究并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反相微乳液聚合是制备 PAMMPs 的常用方法,而戊二醛交联可用于制备自荧光有机材料。基于反相微乳液聚合和戊二醛交联,本研究首先对反相微乳液聚合法进行改进,将引发剂过硫酸铵(APS)加入单体溶液,在制备过程中再加入催化剂TEMED从而成功制备了一种新型的具有优异自发荧光属性的聚丙烯酰胺微球(fPAMMPs)。这种微球的粒径具有多分散性
光场相机的参数标定方法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是扩展光场应用的理论基础和关键环节。由于光场成像系统建模方法的多样性,不同的研究者对光场相机的成像模型和参数表达方式做出了不同的描述,这一方面扩宽了光场研究的思路,但另一方面也给模型和参数表达的统一带来了挑战。本文将研究具有通用性的光场相机成像模型与数据解码方法,设计一种更加普适的参数标定方法。此外,本文将基于非聚焦型光场相机的光学结构,设
学位
随着骨组织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临床上被用来修复骨缺损的应用越来越多。支架是骨组织再生的三大要素之一,理想骨支架应具备生物可降解性和合适力学性能等特性。聚乳酸是一种常用的医用可降解材料,在骨组织工程中已被广泛应用。鉴于体内降解实验不确定因素多、周期长、花费大、动态降解过程难检测等特点,利用数值仿真来探索聚乳酸骨支架的降解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考虑到聚乳酸支架植入人体后的力学环境,本文旨在建立
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基因表达差异和表型之间的关系有着越来越深刻的理解。传统基于样本整体的转录组信息仅能展现细胞群基因表达的平均水平,掩盖了细胞间基因表达的差异,因此研究样本中单个细胞的转录组数据可以获得更加全面的信息。现有常用的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根据其建库方法主要可分为两类,逐个细胞建库的测序技术和基于标签混合建库的测序技术,两种方法各有优点,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前者操作繁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