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韩国跆拳道发展经验论我国竞技武术入奥思路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iang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加快建设体育强国、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坚定文化自信”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为中国竞技体育未来发展所制定的蓝图。而推动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入奥,充分利用奥运会这一世界舞台来振兴民族体育、让民族体育走向世界,是新时代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举措。在“奥运会瘦身计划”的影响以及众多新增项目列入奥运会大名单的形势下,竞技武术入奥之路挑战重重,但武术成为青奥会正式比赛项目也是入奥之路上新的机遇。反观与竞技武术具有颇多相似性的韩国跆拳道,在入奥成功及大众跆拳道国际化推广成功的双重背景下,竞技水平以及群体运动水平都得到了快速、优良的发展。本文通过对韩国跆拳道运动发展经验进行系统分析,深入探讨韩国跆拳道运动在各方面可以借鉴的优秀发展经验,其直接目的为对比和总结竞技武术入奥方面的失败原因及不足之处,进而完善竞技武术入奥的发展思路,推进入奥进程并最终实现入奥梦想。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比较分析法和逻辑分析法,从韩国跆拳道的项目演进、段位制度、竞赛教学和推广模式四个视角研究其项目发展经验。并探究了我国竞技武术入奥思路当中的价值意义、申报阶段、失败原因和前景规划。研究得出的结论为:我国竞技武术可以从明确发展方向、革新技术特点;严控段位考核、注重礼仪道德;固定受众群体、规范基础建设;借助宣传媒介、落实振兴方针四个方面借鉴韩国跆拳道的入奥思路。最后,在总结和比较韩国跆拳道发展经验以及我国竞技武术入奥思路的前提下,提出了我国竞技武术发展的改进思路:明确优势单项,制定战略目标;完善竞技规则,凸显项目精髓;普及教学课程,推进各级赛事;输出运动人才,加强国际推广。为中国武术的入奥发展及国际化推广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现实参考。
其他文献
目前我国处于心血管疾病高发期,作为诊断依据的心电图不仅数据量极为庞大,而且心拍类型也非常多样化,致使人工对心电图进行逐个心拍的分析成为一项难以有效完成的任务。特别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如何从海量数据中获取有效信息已经成为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各类提取信息的服务中,兴趣点推荐服务根据用户签到信息来挖掘用户的地理偏好并预测
目的:探讨正常胎儿右肺动脉分支(right pulmonary artery,RPA)多普勒血流参数收缩期峰值流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和阻力指数(resi
邻苯二甲酸酯(PAEs),又称酞酸酯,俗名增塑剂,是世界上生产量最大、应用范围最广的人工合成有机化合物之一,主要用途为添加到塑料制品中以增加其柔韧性和可塑性。随着塑料工业的发展,塑料制品方便、耐用和成本低廉的优点被人们所推崇,人们对塑料制品的需求量也大大提升。PAEs的生产、使用量迅速增加,由于PAEs与塑料分子相对独立,导致大量PAEs极易从各种各样的塑料制品中迁移到大气、水、土壤等环境介质中造
随着深度学习与人工智能的发展,各种自动评分系统层出不穷。在主观题自动评分中,尤其是在辨析题中,答题者需要对人物或者事件从各个角度各个层次进行分析与解答,分析其产生的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化石能源不断被消耗,能源紧缺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十分严峻的问题。聚甲氧基甲缩醛作为一种新型的柴油添加剂,凭借其优良燃烧性能备受关注。磺酸类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作为一种应用广泛的催化剂,具有优异的催化性能。其具有较大的孔径与比表面积、较高的酸量和机械强度,在化工领域应用广泛。本文以磺酸类离子交换树脂作为催化剂催化合成聚甲氧基甲缩醛,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热重、氮气物理吸附
高功率、高参数、长脉冲稳态运行是托卡马克装置等离子体放电实验的主要目标。在这些实验条件下,需要实时观察放电情况,以及实时测量频繁受到高能粒子轰击的偏滤器靶板的温度
当前,在医疗数据信息的存储和管理领域,存在着数据存储格式不一致、患者隐私风险大等严重的现实问题。这些问题极大地制约了医疗卫生产业的发展。此外,在传统的医疗系统的数
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和航天活动的日益频繁,因故障而失效的航天器数目日益增多。废弃的故障航天器成为太空垃圾,不仅造成经济与时间上的浪费,也可能对其他航天器的正常运行产
随着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问题日益突出,研究和发展微电网和冷热电联供技术是目前最行之有效的措施。微电网利用分布式能源向用户供能,与传统的供电方式相比,供能距离大大缩短,线路损耗几乎可以降为零,解决了形式多样的分布式能源灵活并网的问题。在微电网中引入联供技术,可以利用分布式电源发电后的低品质热能进行供热或制冷,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大大地提高了综合能源利用率。在微网供电的能量损耗中,建筑耗能通常占绝大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