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传播学的相关理论为理论根据,结合社会学和受众心理学一些相关分析方法,以四川革命老区农民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和问卷调查方法,通过对革命老区的媒介生态状况、媒介的发展特点和信息传播情况,农民对媒介的接触行为的比较分析,研究媒介传播与四川老区农民致富的关系研究。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为:农民对媒介信息的认识和需求与农民致富;农民的媒介拥有状况与农民致富;农民的媒介接触频度与农民致富;农民对媒介传播内容的偏好与农民致富;农民对不同媒体的选择与农民致富;农民致富的业务活动与传媒接触的关系。此次研究的总体是居住在四川老区的农民,全省的老区分布在56个县,占全省181个县级行政建制单位的30.94%,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案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抽取5个县梓潼、邛崃、平武、宜汉、平昌,每个县随即抽取1个村,每个村随即抽样30份调查问卷,以户单位,进行入户调查。本项目共随即抽取样本150份,有效样本140份,占总数的93.3%。本文以社会学和传播学的交叉视角,从四川革命老区农村媒介的类型、构成及其与当地社会经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出发,提出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假设:在四川革命老区,农村信息传播,存在媒介生态结构和媒介功能上的失衡,农民信息的需求强弱与当地经济发展快慢呈正相关。在四川革命老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主体和信息传播媒介呈多元化的情势下,意见领袖对信息的采纳态度,仍然对一般农民获取和采纳农业信息起重要作用。论文研究结果显示:地区经济落后必然导致媒介信息传播落后,在四川革命老区,农村信息传播,存在媒介生态结构和媒介功能上的失衡。农民信息的需求强弱与当地经济发展快慢呈正相关。农民对媒介的认知整体上是与媒介在社会上的发展趋势相一致。在四川革命老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主体和信息传播媒介呈多元化的情势下,意见领袖对信息的采纳态度,对一般农民获取和采纳农业信息的影响仍然显著。①本课题为笔者参与导师承担的四川省革命老区研究中心课题—《媒介信息传播与四川革命老区农村经济发展之关系研究》的部分成果;课题编号:SLQ2011B-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