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英语专业语言课程中教师信念的发展——综英课程中师范生教师信念发展的调查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t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教师信念的研究逐步受到教育界的关注。这一概念已经成为研究教师行为的重要工具。研究者们大多认为教师信念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信念形成越早,改变起来就越困难。教师的信念在他进入大学前就已经基本建构完毕(Abelson,1979;Munby,1982;Nespor,1987;Rokeach,1968;Florio-Ruane,S.&Lensmire,T.J.1990)。但是也有学者提出,信念系统是动态、可渗透的结构,容易受实践经验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信念与实践之间是双向互动的关系。信念指导实践的进行,实践影响信念的构成(Thompsoneta1.,1992)。 目前,对于师范专业教育中教师信念发展的研究大多集中于教学实习对信念发展的影响。很少有研究者对其他专业课程在师范生教师信念发展中的作用进行实证研究。我们认为,语言课程,尤其是综合英语课程,在师范英语专业的课时中占有了相当大的比例。这些课程同样属于实践的范畴,对学生理解外语教学也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必要以其为对象来研究课程对教师信念发展的影响。 本研究调查了中国师范院校英语专业语言课程,特别是综合英语课程对师范生教师信念发展的影响。共有128位英语专业师生参与了此项调查,其中学生100名,教师28名。调查对象全部来自黑龙江省牡丹江师范学院外语系。本研究使用朱苑瑜(2003)编制的教师信念调查表作为调查工具,并根据实际情况对具体项目进行了调整和改编。本研究的调查数据分析使用SPSS10.0完成。同时为保证定量研究结果的可靠性,我们随后还对8名专业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进行了访谈,了解其对此问题的观点。 定量研究结果首先表明,经过两年的师范英语专业语言课程的学习,调查对象的教师信念在部分领域发生了变化,而在个别领域没有显著变化。Nettle(1998)提出的教师信念变化性与稳定性共存的理论可以解释这一现象。其次,调查显示,多数调查对象认同综合英语课程是英语专业语言学校阶段核心课程的观点。并且认为该课程应该实现更多的功能,如发展教师信念和教育能力。在随后的个别访谈中,专业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再次肯定了这一观点。他们还表示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和无意识的手段都曾被使用来发展学生的教师信念和教育能力。再次,专业二年级学生和综英课程教师的教师信念数据对比显示,二组数据之间在多数领域中(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学习策略)存在显著联系。某种程度上讲,综合英语教师的教师信念影响了其学生的教师信念发展。因而综合英语课程,至少是综合英语课程的教师可以被认定是影响英语专业师范生教师信念发展的重要因素。最后,学生对于综合英语课程的看法与其教师信念在相关性分析中被证明没有显著统计学意义上的联系。因而,学习者对于综英课程的个人观点和情感对其教师信念的发展可以被认为是没有显著影响的。 基于以上调查统计结果,本文提出师范英语专业的语言课程,尤其是综合英语课程会对师范生的教师信念发展产生影响。这种影响主要通过该课程教师的信念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意识和无意识渗透而发生作用的。我们希望此研究结论可以为教师信念发展的研究和师范英语专业的课程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宗教精神与西方文学之间的紧密联系主要是基于宗教精神的悲剧色彩,作家在文学作品中充分体现了生活与信仰的痛苦经历。宗教精神中的永恒话题---罪与罚以及爱情往往成为文学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