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大陆长征题材纪录片集体记忆建构研究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LONGQI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集体记忆是群体成员在传播和互动中不断获得并广泛共享的那些有关群体共同元素的结构化信息。集体记忆包括群体拥有和共享过往历史、当下特质和经历等丰富的内容,既是能够被群体成员共享的内容,同时在整体上是群体成员存储和读取过去的框架。集体记忆对于整个民族国家来说是有重要意义的,关于某一重大历史事件的集体记忆,不同于历史学家遵循的对历史真相的探究,而是通过立足当下现实对过去的建构,对历史事件的集体记忆成为民族认同的重要来源。  2016年正值长征胜利80周年,国家进行了高规格的纪念活动,通过举行重走长征路这样的身体实践仪式唤醒民众对长征的集体记忆。与此同时,央视等官方媒体借助视频这样的载体推出长征胜利纪念专题片,为新时期的长征集体记忆建构定下基调。长征已经过去80多年,对长征的记忆也随着时光的流逝而变得不那么清晰可见,而新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条件都有了新的变化,传统媒介下官方和精英建构过的集体记忆与新时期多少有点不合时宜,需要结合新的政经环境以及新的群体的特点对长征的集体记忆进行建构。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文本分析法、定量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如何记忆”“记忆什么”“记忆归因”为研究思路,对2016年长征题材纪录片中长征集体记忆建构的形式和内容进行分析,并尝试探讨建构长征集体记忆的原因所在。  本文梳理了长征题材纪录片的发展脉络,对2016年长征纪录片的研究现状作了简单的梳理,重点部分从记忆框架、人物、符号这三个方面分析了2016年大陆长征题材纪录片集体记忆的建构方式,分析其在新的政经环境下如何保持、传承长征集体记忆,以及如何处理长征这段历史素材的着重点,为研究长征集体记忆建构的内容提供一个清晰的思路,通过对采访人物、主题进行定量、定性的分析,归纳出了这些纪录片有意突显的记忆主题,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当前的主流意识形态。
其他文献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林风眠作为中国现代艺术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无疑是中国现代美术史绕不过去的拐点或起点。他从西方绘画中提取营养,将西方印象主义以及后现代绘画的艺术元素与中国传统绘画
法国布丰曾有“风格即人”的立论,中国苏轼亦有“文如其人”的观点,尽管两者皆因后人无数次的引用与演绎而早已无理论的尖新之感,尽管人与艺的合一和悖离都因可以找到无数的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回望突飞猛进的深圳平面设计发展,离不开一代又一代平面设计师群体的坚持与执着。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平面设计师群体在深圳这片沃土中不断的创造、发展,不管他们是基于商业
八大山人是中国绘画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中国画大师,是十七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中国大写意画家之一。身为明宗室后裔的八大,自幼耳濡目染于书香门第,他精通诗、书、画、印,尤其绘画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本文从三个问题线索“为何非要艺术不可?”、“何谓非要不可的艺术?”、“非要不可的艺术能如何?”出发,探究在海德格尔哲学下当今时代(技术时代)的艺术存在论。今天最显著的特征,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