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对禅画的研究以台湾地区为主,而大陆对于禅宗绘画的研究,囿于历史原因以及意识形态的影响,颇多偏颇、陈旧之处且多有常识性错误以及曲解,而且专著屈指可数,是美术史学上的一大空缺。日本对禅画的研究则是非常丰富,是日本之显学。作为禅宗绘画大师的梁楷的作品,在中日两国的鉴藏审美之中都受到器重,但是两国所藏的作品比较之下,判若两人。正是两国对禅画迥然不同的审美趣味和鉴藏喜好造就了"两个不同的梁楷"(高居翰语)。在禅画兴起的时候,它在中国文人士大夫之中没有找到太多共鸣,却被禅宗信仰的日本人士所喜爱,被日本来华僧人带到日本,直接影响了日本水墨禅画的形成和发展。在中国,禅宗绘画和文人画的分道扬镳也造就了中日绘画走向了两种分歧的系统。本文想从禅宗绘画大师梁楷入手,浅析中日对于禅宗绘画的不同鉴藏与审美标准,并涉及到禅画的精神本源禅宗。禅宗传释迦心印,得正眼法藏,以心印心,不立文字。并非"释迦其表,庄周其里"这样简单的归纳与定义就可以解读的。本文希望在谈及禅宗思想时,或许能够去意识形态化,还原禅宗的真正面目。在现代,日本与台湾地区是研究禅画的主要地区,大陆对于禅画仍欠缺研究整理。此外,中国画的批评和鉴赏体系以文人画体系为主,如果能够在研究禅画的同时,从另一个角度来研究中国画,从多元化的价值体系来解读禅画,对中国画的研究能够添砖加瓦也是幸甚至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