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采用箱栽试验方法,以日本优质水稻品种为秋田小町为试材,设置4个生物炭添加水平探讨生物炭对水稻生长发育和品质的影响,以此作为生物质炭在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上的应用提供的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每个生物炭处理下对叶绿素的影响不同,下降的幅度也不同。处理C1处理下的叶绿素各含量是处理中最高的,但与对照无显著差异,下降幅度与对照基本一致。生物炭的处理与叶绿素总量存在显著差异,总叶绿素与Fv’/Fm’、Yield、qP和ETR成极显著或显著相关;与qNP、NQP成极显著负相关;与Fv/Fo、Fv/Fm无显著相关性。从Fv/Fo Fv/Fo、Fv/Fm、Fv’/Fm’、Yield四个指标综合分析得到了类似的结果,处理C1的生物炭水平对水稻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作用。而在qP、qNP和ETR三个指标上对照CK对水稻后期的光合作用更有利但是与处理C1差异不显著。不同处理水稻剑叶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E)、气孔导度(Gs)和胞间C02浓度(Ci),总体表现为齐穗期最大,齐穗后10天与齐穗期接近,齐穗20天后显著下降。齐穗期到齐穗后20天内,低炭处理的剑叶的净光合速率始终高于对照高达5%,中炭处理与对照接近,而高炭处理始终低于对照,不同处理间Gs和Ci的变化趋势与Pn相似,表明Gs和Ci是影响Pn的重要因素。低炭和中炭处理能够显著提高Gs,但对Ci的作用较小,这可能是导致施炭处理没有显著提高Pn的主要原因。。Pn与Fv’/Fm’、Yield和ETR具有极显著相关,与qNP成极显著负相关。结合分析,低量生物炭对叶片光合色素含量无显著影响,中量和高量生物炭显著降低了叶片光合色素含量。适量的生物炭有利于提高水稻剑叶的光能捕获能力,增强水稻的光合作用。2.低量生物炭对水稻生长发育影响较小,而中量和高量生物炭对水稻的生长发育有明显的抑制作用。3.不同生物炭处理对稻米加工品质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对稻米外观品质的影响表现为,稻米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在施入低量施炭时显著降低,而高施炭量生物炭施入则增加了稻米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添加生物炭对稻米蛋白质和直链淀粉含量影响不大。4.不同生物炭处理淀粉RVA谱各参数明显提升,相对而言低量生物炭(C1)处理的淀粉RVA谱各参数明显优于对照。这可能与低量生物炭处理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显著降低有关。5.生物炭能够显著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pH值和C/N,而且随生物炭施加量增加而提高。土壤的C/N比显著升高,使其对氮素的吸持容量,以及其他养分元素吸持容量增大,有利于作物产量的提高。6.生物炭能够提高土壤全氮含量,对土壤全磷和全钾无显著影响。研究表明生物炭能够降低土壤碱解氮含量,提高了土壤中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7.生物炭降低了植株的全氮含量,但显著增加了磷、钾的含量,尤其是中炭和高炭处理的植株磷、钾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生物炭能够显著改善土壤的有效磷、钾供应,提高植株对磷和钾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