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外补习是在国家提倡减负、强调学科育人价值、治理有偿补课的政策背景下,基于多方利益需求愈演愈烈的教育现象。英语在学生升学和将来求职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这使得中国学生的英语课外补习率很高。本研究以Dornyei的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理论为基础,选取上海市11所初级中学582名八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旨在了解和分析初中生参加英语课外补习的现状及以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的三个要素——“理想二语自我”、“应该二语自我”、“二语学习体验”与“学生参加英语课外补习”之间的关系。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分别是概念和框架的构建、研究工具的设计和检验、调查及相关性分析、关系图建构及建议。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进行理论分析和数据收集,运用SPSS 23.0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发现:(1)参加英语课外补习的初中生的应该二语自我表现强烈,主要指向以应试为主的补习原因和以家长为主的补习决策;(2)初中生参加英语课外补习也受到了理想二语自我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初中生认同参加补习有助于提高英语学习兴趣;(3)初中生参加英语课外补习的二语学习体验对改进校内英语教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主要体现在教学资源、师资水平、教学组织与风格等方面。应该二语自我占主导地位,理想二语自我长期处于“被压制”的状态,不同的二语学习经历带给学生不同的二语学习体验。理想二语自我、应该二语自我和二语学习体验之间相互影响。当前二语自我和未来的二语自我之间的差距使得学生希望通过英语课外补习来缩小差距。研究表明:学生家长应该关注孩子的二语学习体验,弱化其应该二语自我;学校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将应该二语自我转变为理想二语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