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复合微生物菌剂开发及其在黑臭水体治理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兰州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zhangzuj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工业污水和居民生活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污水收集处理系统的不完善以及废水的乱排乱放,导致河流湖泊等众多水体被污染,甚至发生不同程度的黑臭现象,严重影响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民身心健康。因此探究黑臭水体的治理方法不但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当代环保的迫切需求。本文以改善黑臭水体现象为目标,进行一系列实验探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探究亚硝化单胞菌XH6、枯草芽孢杆菌KC2.0、假丝酵母菌JM13和混合菌液对人工黑臭水和天然黑臭水中C O D C r和氨氮的去除效果,得出以下结论:对C O D C r的去除率大小顺序为:混合菌液>假丝酵母菌JM13>枯草芽孢杆菌KC2.0>亚硝化单胞菌XH6;对氨氮的去除率大小顺序为:混合菌液>亚硝化单胞菌XH6>枯草芽孢杆菌KC2.0>假丝酵母菌JM13。实验说明混合菌液更有利于黑臭水中的C O D C r和氨氮的去除。(2)采用三种不同的筛选培养基,从活性污泥和黑臭底泥富集液中共分离得到44株菌株。通过黑臭水净化实验两次筛选,得到5株对人工黑臭水具有良好改善效果的菌株,分别是FX-4、FX-5、LB-3、LB-14、ZX-7。这5种菌株对人工黑臭水中CODCr的去除率达到68%75%,对氨氮的去除率达到34%49%。观察菌株的形态并通过16S rDNA基因序列测定,确定5菌株分别是普氏拟诺卡氏菌(Nocardiopsis prasina)、链霉菌(Streptomyces)、嗜根考克氏菌(Kocuria rhizophila)、约翰氏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johnsonii)、杂色曲霉菌(Aspergillus versicolor)。通过翻阅文献发现杂色曲霉菌是致病真菌,若用于黑臭水体治理容易引起生态污染,因此不考虑将其作为微生物复合菌剂的备选菌株。(3)用菌株XH6、KC2.0、JM13、FX-4、FX-5、LB-3、LB-14构建复合微生物菌剂,按照发酵培养基将菌株分为三类,其发酵液分为菌液A、菌液B和菌液C,并绘制菌液的发酵生长曲线。三种菌液分别发酵28h、54h和9d时,微生物量达到最大,此时为最佳接种时间。通过正交实验表明菌液配方A3B2C1对CODcr的降解率最高,菌液配方A2B2C3对氨氮去除率最高。对两种菌液配方进行验证实验,配方A2B2C3对污染物的综合降解率最高,即三种菌液的投加量分别为1%、1%、2%时,对人工黑臭水的改善效果最好。(4)确定复合微生物菌剂净化黑臭水最佳的实验条件为:转速200 r/m i n、pH为6-9、菌液投加量为0.5%1%、温度2530℃。在此实验条件下,净化人工黑臭水,经过72h,C O D C r降解率达到87.31%,氨氮降解率达到最大为64.61%;净化天然黑臭水,经过96h,C O D C r降解率达到71.22%,氨氮降解率达到46.63%。(5)运用“曝气+复合菌剂”生物处理工艺治理卢雷河某支流黑臭河水。对照组黑臭水体只曝气,不投加菌剂。系统运行后,溶解氧从0.2mg/l恢复到5 m g/l。经过14d系统运行,实验组C O D C r降低到40m g/l左右,去除率达到70-75%;对照组C O D C r稳定在85m g/l左右,去除率为40%左右。对照组氨氮最终稳定在15 m g/l,去除率只有30%;实验组氨氮降低至4m g/l左右,去除率达到85.13%。对照组氧化还原电位(ORP)恢复到50 m V左右,而实验组氧化还原电位稳定后提高到100 m V以上;实验组透明度达到33.7cm,而对照组透明度只恢复到15cm。试验结果表明,只曝气的对照组黑臭程度有所改善,但氨氮、氧化还原电位、透明度仍未达标,黑臭现象并未完全去除。实验组各项水质均已达标,黑臭现象完全去除。同时水体中好氧微生物数量明显增多,水生态逐渐恢复。
其他文献
这类题目在平时的练习中经常出现,试题的答案都把椎实螺外壳的旋转方向当成是细胞质遗传,而事实上,椎实螺外壳的螺旋方向在遗传学上属于“母系影响”,而非真正意义上的细胞质遗传
哈萨克斯坦在中亚五国地缘政治、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依据共生系统理论,中国"一带一路"构想与哈国的"光明之路"战略在战略理念、规划蓝图、合作模式、共建项目对接,以构建中哈两国
以樱桃番茄‘L-23’为材料,采用1.0mmol/L乙酰水杨酸(ASA)浸泡5min后置于20℃贮藏,研究了贮藏过程的TSS、相对电导率、失重率、腐烂指数、VC和总酸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外源ASA
原发性肝癌在目前的全球癌症发病率中居第5位,死亡率居全球第3位,每年约有100万以上的新增人口患得此病。在我国肝癌位居癌症杀手第二位,其5年生存率仅有5%~6%,大部分肝癌患者(〉80%)就
期刊
电化学电容器(也称超级电容器)由于具有快速充放电、高的功率密度、循环寿命长和环境友好等特点,受到了广泛关注。电极材料是决定电化学电容器性能的关键因素。多孔炭材料具有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糖控制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8例GDM患者设为实验组,应用二甲双胍进行血糖控制,并选择同期未进行血糖控制的GDM孕妇33例设为
文章通过广东省人民医院图书馆开展为病人提供文献信息服务的实践研究,探讨为病人提供文献信息服务的相关对策。
经究了白桦树皮的化学组成,内皮的外皮的灰分、抽提物、木质素、多戊糖、综纤维素和软木脂含量。通过GC、GC-MS对外皮中的两种主要成分软木脂单体和三萜系化合物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
针对长期以来关于城市土地利用对交通需求特性影响研究中存在的争论,系统分析了土地利用、社会经济属性和交通需求三者之间的关系。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别考察人口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