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皇贵妃制度研究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435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清史研究视域下,对清代宫廷史的研究正呈现出一种边缘的趋势。一方面,大多数学者将视野放在清代政治史、经济史等相关专题史的领域。另一方面,宫廷史的研究需要把它放在故宫学的学科背景下进行研究,本文因之选取清代皇贵妃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第一章,“清代皇贵妃的纳选制度”。本章主要考察了清代皇贵妃制度是如何一步步形成与完善的。首先探讨了清代后宫制度形成的历史渊源;其次,考察了清代皇贵妃的升迁状况,这为后文考察清代皇贵妃各项制度的展开做了准备。第二章,“清代皇贵妃的地位”。本章主要从皇贵妃的家庭生活地位、宫内生活待遇来考察皇贵妃在宫中的地位。第三章,“清代皇贵妃的礼仪制度”。本章考察清代后宫与皇贵妃相关的各项礼仪制度。首先,考察了皇贵妃的册封礼仪。据现有史料记载,清代各位皇贵妃都由于不同的原因没有经历皇室婚仪。有些皇贵妃在皇帝做亲王时候是侧福晋,在其丈夫成为皇帝后,相应被册立为皇贵妃。还有些嫔妃的儿子是皇太子,在其子继承皇位之后,顺理成章由妃或贵妃直接册封为皇贵妃。其余的皇贵妃则全部是由普通妃嫔逐级晋升为皇贵妃的。因而,清代在册封皇贵妃时仅仅只是行册封礼,不再有迎娶之礼。其次,考察了车舆、冠服、卤簿礼仪制度。清代后宫的皇后、嫔妃身份等级不同,所用的车舆、冠服、卤簿也各有等差。最后,考察了清代皇贵妃的丧葬制度。清代皇贵妃的丧葬礼仪比较隆重。第四章,“清代皇贵妃与后宫的稳定”。本章主要考察清代皇贵妃对于后宫的积极影响,特别是在立储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其次就是考察皇贵妃整个群体在皇室家庭中所占的权利多寡。皇贵妃在清代的后宫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皇贵妃既是身份的象征也是协助皇后管理后宫能力的体现,这种等级是后宫制度所赋予的。皇贵妃自身也有相应的礼仪规范来要求她们,并且在辅佐幼主和稳定后宫方面起到关键的作用,这些是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
其他文献
为确保暑期北戴河地区的无线电安全.由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与河北省无线电管理局联合开展“2011北戴河区域电磁环境保护专项活动”从7月1日正式开始。此次专项
目的 :探讨溯源解决护理法在肾移植术后早期腹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溯源解决护理法应用前(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于我院行肾移植的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后(2015年1月~20
21世纪的到来,不仅给护理工作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也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因此,护士工作压力以及由压力引起的心理不健康和职业不稳定与生活质量问题也倍受关注。有学者报道[1-2],国内护
本文阐释了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中利率决定论的四个主要论点,并运用其论点对当前我国利率政策调整的起因、背景和作用进行了分析.
赤杂7号1986年育成,组合为314A×5-514。该杂交种生育期108d,所需活动积温2350℃,属早熟品种。1987~1996年三级产量试验,产量幅度5556.3~6043.7kg/667m2,比对照种内杂3平均增产19%以上,并具有早熟、抗旱、耐瘠、适应性强的特点。适宜种植密度
2010年全国无线电管理工作会议召开之后,近日来,各省(区、市)无线电管理机构相继召开工作会,全面部署今年的工作,并出台了一些新的管理思路和举措。从本期开始,我们专门开辟“管理思
目的:探讨尿源干细胞(USC)对海绵体神经损伤性勃起功能障碍(CNIED)大鼠勃起功能和阴茎海绵体组织结构的保护作用。方法:6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4组(n=15只/组):假手
最近,一种新型的450MHz数字无线接入系统在我国部分地区的农村通信建设中采用,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此项技术不但具有450MHz模拟无线接入系统的覆盖广的优势,而且频率利用率
2011年11月30日,《海南省无线电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经海南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讨论通过.将于2012年3月1日起施行。
近年来.江苏省无线电管理机构积极探索无线电管理宣传工作的新途径.探索建立青少年无线电科普教育基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无线电科普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据不完全统计.”十一五”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