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抗疏健骨方中各药味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确定最佳工艺条件,并对其主要指标成分的理化性质及体内外肠吸收情况进行考察,为抗疏健骨方的剂型选择奠定基础。 方法:1、根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各饮片项下的有关规定,对抗疏健骨方中各药味进行鉴别、检查及含量测定;2、以β-蜕皮甾酮含量及浸膏得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设计试验及L9(34)正交设计试验筛选抗疏健骨方最佳水提取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醇提取工艺条件:以乙醇浓度、溶剂用量、提取时间为自变量,以淫羊藿苷、总黄酮含量及浸膏得率的加和为因变量,对自变量各水平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及二项式拟合,用效应面法优选最佳工艺条件,并进行预测分析;以β-蜕皮甾酮、淫羊藿苷、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含量转移率为工艺评价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常压干燥和减压干燥工艺条件进行筛选和比较。3、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抗疏健骨方主要指标成分的表观溶解度、油水分配系数进行研究。4、建立大鼠离体外翻肠囊模型和大鼠在体肠灌流模型,通过离体法和在体法相结合,研究抗疏健骨方主要指标成分的肠吸收特性。 结果:1、实验所用各饮片均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各项下的质量要求;2、影响水提取工艺各因素的作用主次为:C提取次数>B提取时间>A溶剂用量,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是A2B2C3D1:用10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90min;醇提取工艺最佳条件为:8倍量70%乙醇(首剂量10倍),回流提取3次,每次120min;通过比较减压干燥样品中的β-蜕皮甾酮、淫羊藿苷、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含量转移率均明显高于常压干燥,且损失少、含量稳定,转移率分别为80.5%、77.7%、74.09%和76.36%。3、37℃下淫羊藿苷在水中24h的平衡溶解度为83.25mg/L,表观油水分配系数为2.32(logPapp=0.36);37℃下β-蜕皮甾酮在水中24h的平衡溶解度为16.87mg/L,表观油水分配系数为0.37(logPapp=-0.41);37℃下丹酚酸B在水中24h的平衡溶解度为3035.18mg/L,表观油水分配系数为0.038(logPapp=-1.410)。4、在离体肠吸收试验中淫羊藿苷的吸收率最高,丹酚酸B的吸收率最差,在十二指肠段和空肠段对淫羊藿苷、β-蜕皮甾酮和丹酚酸B的吸收均高于回肠段;在体肠吸收实验显示:淫羊藿苷以空肠部位的吸收最高,且与回肠的Ka和P(o)ff有显著性差异(P<0.05),十二指肠次之,回肠部位吸收最慢。对β-蜕皮甾酮而言,吸收同样以空肠段最高,但各肠段间(P>0.05)均无显著性差异。丹酚酸B的吸收以十二指肠段最高,空肠次之,回肠吸收较差,各肠段间(P>0.05)均无显著性差异。因此初步判断十二指肠与空肠是抗疏健骨方中淫羊藿苷、β-蜕皮甾酮和丹酚酸B的主要吸收部位,三种成分间以淫羊藿苷吸收最好,丹酚酸B吸收最差。 结论:抗疏健骨方分别采用水提取(白术、牛膝)、70%乙醇提取(淫羊藿、杜仲)、丹参单独乙醇回流-水提取的方案提取主要的有效部位,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法合理可行,为抗疏健骨方的提取工艺提供实验依据,并以提取物的理化性质、在离体肠吸收为评价指标,考察了抗疏健骨方的吸收特性,为进一步进行制剂研究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