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深圳作为全中国最早实施工伤保险的城市之一,经历了三十年的快速经济发展,每年吸引大量的外来劳动力,同时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用工风险。多年来,较高的工伤事故率、数目巨大的工伤认定数和稳步攀升的工伤保险基金待遇支出,成为现今深圳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部门亟需解决的问题。工伤预防作为工伤保险制度的重要内容,具有避免和减少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有效保障职工的生命安全,减少经济损失,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和社会的稳定的巨大效用。现今深圳市工伤预防管理体系存在着很多复杂问题,笔者从深圳市的实际情况出发,采用了文献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定性研究-访谈法等多种研究方法进行系统的探讨和研究,结合工伤保险发展历史及相关概念,对深圳市工伤预防管理体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深层次的分析,认为存在着7项问题:1.立法层面不够重视、配套细则不完善;2.工伤预防的主体未明确、存在职权的重叠或不清晰;3.专业的工伤预防经办人员的缺乏;4.企业落后的管理;5.落后的信息管理系统;6.被动的宣传工作;7.工伤康复准入的不完善。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完善深圳市工伤预防管理体系的7项措施:1.立法为先,完善法律法规;2.理清责任监管清单,加强多单位联席会议制度;3.工伤保险浮动费率的深化改革;4.发挥用人单位、职工及群众的工伤预防参与热情;5.加强新媒体的工伤预防宣传6.注重工伤康复的早期介入7.建立大数据工伤预防信息系统,期望通过这些措施能够有效持续地降低全市的工伤事故率,切实保障劳动者的生命健康权益,最终实现深圳统筹地区工伤保险基金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