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2车轮钢摩擦磨损过程中表层组织及疲劳性能研究

来源 :大连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MagicStone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高铁的迅速发展,列车速度的不断提高。车轮的疲劳失效是车轮主要失效形式之一。车轮运行过程中表层组织改变是造成车轮疲劳失效原因之一。因此研究车轮钢摩擦磨损过程表层组织演变和疲劳性能对优化车轮加工工艺设计有重要意义。使用磨损试验机研究了纯滚动、0.5%滑差和纯滑动条件下D2车轮钢表层组织演变及疲劳性能研究以及预磨损对D2车轮钢滚动接触疲劳寿命影响。利用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附带EBSD、LECIA显微镜、i-XRD残余应力测试仪和显微硬度计对磨损后试样表层微观组织和疲劳裂纹进行系统分析。纯滚动条件下表面组织和硬度在8×104转时就基本上达到了稳定状态,而0.5%滑差条件的表面组织和硬度在7×103转时就已经基本达到了稳定状态。在这一稳定状态形成过程中,无论是否存在滑差,表层组织中的片状珠光体都是随着磨损的进行其片层方向逐渐平行于摩擦表面,进而发生部分渗碳体片的断裂和溶解,只是存在滑差时这一过程进行得更快,硬化的本质与珠光体片间距的减小和先共析铁素体的细化机理相吻合。随着转数增加表层组织塑性变形越来越剧烈,表面的磨损机制为疲劳磨损,滑差条件会增加接触面的摩擦应力,从而加速表层形成疲劳磨损,疲劳裂纹主要在表面珠光体和先共析铁素体界面形成。在空气中干摩擦条件下的预磨损,会提高随后在油润滑条件下的接触疲劳寿命。经1×104次和3×105次预磨损试样的接触疲劳寿命比原始机械加工试样,接触疲劳寿命分别提高到了 2倍和7倍。微观分析表明,预磨损不仅去除了机加工表面的机械损伤层,降低了表面粗超度,而且在表层形成了一定厚度细晶层,发生了明显的强化,而且在表面形成了压应力层,从而起到了抑制疲劳裂纹形成,提高接触疲劳寿命的作用。滑动磨损过程中车轮试样表层组织变形层厚度和显微硬度随着转数增加而逐渐增加。变形层内渗碳体发生碎化,铁素体晶粒发生细化,形成小角度晶界,铁素体晶粒主要在<110>晶向形成织构。距离表面越近,铁素体的晶粒逐渐发生细化,大角度晶界的比例逐渐增多。最表层形成厚度约为十几微米的断续白层,其硬度高达850HV。随着滑动磨损转数增加,试样表面裂纹逐渐严重,滑动磨损形成的裂纹萌生于表面,沿白层与变形层界面扩展。
其他文献
小麦条锈病是由条形柄锈菌小麦专化型(Puccinia striiformis f.sp.tritici)引起的重要的小麦病害,在全球小麦产区普遍流行,给小麦的生产带来重大的损失。小麦条锈菌是一种活体寄生真菌,也是一种转主寄生菌,在小麦上进行无性繁殖,产生夏孢子、冬孢子和担孢子,在转主寄主小檗上进行有性生殖,产生性孢子和锈孢子。小麦条锈菌还有众多的具有不同致病力的生理小种,条锈菌生理小种很容易发生毒
浮选方法是有用矿物选别技术广泛使用的方法。浮选理论的发展对浮选的进步起着推动主要作用。本文主要对浮选理论的现状,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供电企业作为我国能源供应企业,是电力资源配置的主渠道,是国民经济的电力先行官,担负着电力输送和配置的供电服务任务,在社会经济活动中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
骨形成蛋白作为TGF-β超家族中的一类重要组成部分,在细胞成骨分化的信号传导网络中起关键作用。其信号通过Smads通路和非Smads通路从细胞膜受体到细胞核内,并受许多细胞外和
在园林设计当,植物作为其必然存在的因素,对园林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在园林设计中涉及到植物配置的问题,植物配置是在园林设计时,考虑植物个体或者群体创造性设计园林的美,能
依据前视钻孔窥视仪在地质勘探中的相关数据,提出一种将前视图像进行数字图像处理得到对应全景图像的方法,将钻孔孔壁全景范围内的三维柱面空间投影到二维平面.首先根据图像
<正>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强调指出,科技是人类智慧的伟大结晶,创新是文明进步的不竭动力。要切实把科学普及摆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
<正>一、澳大利亚畜牧业发展现状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畜牧业比较发达的国家,以养羊、养牛为主。绵羊数量居世界首位,素有"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之称。澳大利亚现有绵羊数量达到1.5
私家宅园作为人类文明与历史的重要见证,伴随着文字与诗画的记录,不仅能够反映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也能体现地域文化的差异。由于景观保护不当,很多浙江传统的私家宅
近年来,房地产市场贷款风险逐步加大,为了使得处于高房贷压力下的借款人合理地理财购房,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贷款风险的发生,在研究南昌市住房市场及风险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