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N基碳纤维原丝预氧化过程中的结构性能研究及皮芯结构的改善

来源 :长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29088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具有高比强度、高比模量、耐高温、耐腐蚀、密度低等一系列优异性能,既含有碳材料的固有属性,又兼具纤维材料的柔软性和可加工性,是制备高性能复合材料良好的增强体,在航空航天、国防军事等尖端领域,以及汽车能源、风能产业等民用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在PAN基碳纤维的制备过程中,预氧化工艺不仅是连接原丝和碳纤维之间承前启后的重要环节,更是决定最终碳纤维结构性能的关键步骤。因此,深入研究PAN纤维在预氧化过程中化学结构和物理结构的演变及其与力学性能之间的关联性,对获得结构稳定的预氧化纤维进而制备高性能碳纤维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碳纤维是一种由缺陷控制的材料,PAN基碳纤维实际拉伸强度(~7 GPa)不足理论拉伸强度(~180 GPa)的5%,这与碳纤维结构中的微孔、裂纹、皮芯结构等缺陷有关。其中,皮芯结构的形成是导致碳纤维力学性能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碳纤维皮芯结构的形成与发展贯穿于整个生产过程中,除了原丝制备中形成的初始皮芯结构之外,预氧化阶段化学结构和物理结构的径向不均匀分布更是导致皮芯结构形成的主要原因。因此,减轻预氧化纤维的皮芯结构对获得结构稳定的预氧化纤维进而提高碳纤维的力学性能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基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采用分峰拟合和二阶导数相结合的方法定量追踪PAN原丝在预氧化过程中环化、氧化、脱氢和交联反应的基团变化,并且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重分析仪(TGA)、广角X射线衍射仪(WAX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高分辨拉曼光谱仪(Raman)等测试技术,围绕着PAN纤维在预氧化过程中的化学反应与微观结构的关联性;PAN纤维在预氧化过程中的物理化学结构变化对预氧化纤维力学性能的影响;预氧化高温阶段PAN纤维的结构性能研究;以及可能减轻预氧化纤维皮芯结构的一种方法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讨论,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研究了空气中自由收缩的PAN纤维在180-260℃恒温预氧化过程中,化学反应(环化程度、氧含量、交联含量)对预氧化纤维晶体结构和微观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80-200℃较低温度下,预氧化纤维主要发生了物理收缩,200℃以上预氧化纤维的热收缩是由化学反应引起的。环化反应程度的增加有助于氧化反应和交联反应的发生,同时导致预氧化纤维结晶度和晶粒尺寸减小。预氧化过程中三种化学反应的发生,增强了预氧化纤维的稳定性,导致纤维体密度增加,直径减小,横截面断裂形貌从韧性向脆性转变。然而,预氧化纤维的环化程度不是越高越好,当环化程度大于83%时,预氧化纤维皮层在扩散过程的控制下形成了致密的氧化交联结构,导致预氧化纤维横截面上出现了明显的皮芯结构现象,断裂伸长率降低,预氧化纤维的稳定性下降。(2)研究了恒定牵伸的PAN纤维在空气气氛预氧化过程中的化学结构和物理结构变化对预氧化纤维力学性能的影响,明确影响预氧化纤维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预氧化纤维的拉伸强度随着预氧化温度和时间的增加逐渐减小。预氧化拉伸强度的降低一方面与环化反应有关,另一方面与晶体结构受热被破坏有关,晶体结构在高温下更容易发生非晶化转变,导致结晶度降低,晶粒尺寸减小。预氧化过程中化学反应的发生和晶体结构的非晶化转变导致分子链松弛,柔性增加,断裂伸长率增大;当环化程度很高时,氧化反应在扩散作用下抑制了空气中的氧进入纤维芯部,尽管纤维体密度继续增加,但是氧化交联结构主要在纤维皮层累积,使纤维皮层大分子链的刚性增强,断裂伸长率降低。(3)采用连续升温预氧化方法研究空气中恒定牵伸状态下PAN纤维在200-300℃预氧化过程中的结构变化,特别是270-300℃预氧化高温阶段纤维的结构与性能,通过分析高温预氧化纤维对低温碳化和高温碳化纤维皮芯结构的影响,明确获得稳定预氧化纤维需要的温度范围。结果表明,化学反应程度随着预氧化温度的增加而增大,其中预氧化前期以环化反应为主,脱氢指数变化趋势与环化反应相似。氧化反应主要发生在预氧化后期,250℃以后交联结构逐渐增加。在270-300℃预氧化高温阶段,环化反应基本完成;氧化反应受到扩散过程的控制,氧含量增加缓慢;脱氢指数在该阶段持续的增加可能与较高温度下非碳元素的脱除有关(TGA结果表明在285℃,PAN原丝开始出现明显的热失重现象)。高温预氧化纤维经过低温和高温碳化后,纤维表面沟槽逐渐平滑,285℃和300℃的高温预氧化纤维在经过1350℃高温碳化后出现明显的皮芯结构现象,同时碳化纤维直径下降至5?m以下。结果表明当预氧化温度高于285℃时,预氧化纤维结构不稳定,碳化纤维中出现了明显的结构缺陷。因此,预氧化温度在200-285℃范围内更有利于获得结构稳定的预氧化纤维。(4)本章通过氮气对PAN原丝进行预处理,研究预处理环化程度对预氧化纤维化学结构、晶体结构和皮芯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氮气预处理有利于提高预氧化纤维的环化程度,但是抑制了预氧化过程中的氧化反应。随着预处理环化程度的增加,预氧化纤维的氧含量和晶粒尺寸减小,晶面间距增大。结合XRD、Raman和SEM结果可知,未处理纤维SF0的皮芯结构明显,纤维皮层结构致密,具有较多的氧化交联结构,该结构一方面阻碍氧从皮层扩散进入芯部,另一方面也使纤维芯部热量不能及时耗散,导致纤维芯部出现孔洞;随着预处理环化程度增加,纤维皮层氧化交联结构减少,晶面间距增大,降低了氧从皮层扩散至芯部的阻碍,有助于芯部sp~2杂化碳的演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氧含量径向分布不均匀的事实。当预处理纤维SF5的环化程度达到40%左右时,预氧化纤维在环化反应的作用下释放一部分热量;另外纤维晶面间距增加有利于空气中的氧扩散进入纤维芯部导致氧化交联反应的放热位置更接近于纤维芯部,放热集中使得纤维中心区域熔融出现孔洞。因此,在预氧化前进行一定环化程度(10-35%)的氮气预处理可以减轻预氧化纤维的皮芯结构,但是当预处理环化程度超过35%时,预氧化纤维出现结构缺陷,稳定性下降。
其他文献
垃圾焚烧灰渣是垃圾焚烧产生的固废,包括80-90%底灰、10-20%飞灰。固化和填埋是垃圾焚烧灰渣的主要处置方式,但存在环境风险和占用土地等问题,亟需研发其无害化处置及资源化
在资本市场中,股价充当了晴雨表的作用,预示着资本市场的万千变化。反过来,资本市场的动荡也会导致个股股价飙升和暴跌的现象发生。而这其中,股价暴跌直接导致股票市值迅速蒸
作为国家财政的基础,县乡财政肩负着维持县乡政权运转,提供公共服务、促进社会稳定发展的任务。自20世纪90年代,我国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政府财政分配体系,同时也出台的了一系列
如今,机器人被称为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键技术之一,是引领第三次工业革命和全球经济变革的一项颠覆性技术。世界各国将机器人作为国家计划进行了重点部署,我国更是发布了
目前为止,全球人类仍面临着能源短缺的问题。太阳能是典型的周期性能源,光伏输出功率受到太阳辐照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具有明显的间歇性和不确定性。光伏功率的准确预测,对电网的稳定调度、电站的生产和光伏系统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提升光伏输出功率的预测精度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总结了光伏发电领域的现有研究算法,深刻的认识到,传统的神经网络模型一方面受电站数据来源的限制,未能充分利用多元环境序列的有
氟原子的引入会显著改变目标分子的性质,例如酸碱性、亲脂性、代谢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等,因此,含氟有机物的制备是有机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碳-氢键在有机化合物中广泛存
云计算是一种基于网络按需为用户提供计算资源的服务模式,Docker容器技术凭借资源损耗小,启动快捷等优点在云计算环境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容器云环境下,需要对数量巨大的容器进行高效便捷的管理,在众多容器编排系统中,Kubernetes由于其优秀的设计与良好的可扩展性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Kubernetes原生的响应式弹性伸缩策略存在不足,在扩容阶段,可能出现用户请求响应延迟的问题;在缩容阶段,
水性聚氨酯(WPU)的制备过程生态环保,自身具有分子结构可设计性,可以实现对其功能性调控。因此,WPU在皮革涂饰、涂料、油墨、生物材料等领域的应用得到了较好的发展。目前,传统
客户资源已成为公司发展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当今公司之间的竞争已经从过去的以产品竞争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为转移。客户关系管理成为了全面提升管理能力的有力举措,同时还有
世界的繁荣与发展离不开能源。面对能源需求对资源和环境的挑战,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已成为科技发展的焦点。低碳醇不仅可作为传统燃料的替代品,而且广泛应用于精细化工产品等。随着以煤炭为原料的C1化工逐渐受到重视,利用CO加氢制取低碳醇的工艺在燃料化工领域的价值日益凸显。迄今为止,催化系统仍存在众多难题,实现工业化任重道远。CuFe基催化剂因其价格低廉、稳定性高、反应条件温和、操作温度范围较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