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曼抗毒剂—不对称吡啶醛肟与吡啶丙烯苯酮衍生物等双季铵盐的合成

来源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king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根据对梭曼中毒具有较明显疗效的"H系列"化合物构效关系的一些规律性认识,综合HGG-12、L-1805和HLo-7的结构特点,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新的不对称2-吡啶醛肟和2,4-吡啶二醛肟的双季铵盐.在合成中,成功的制备了相应的吡啶丙烯苯酮类中间体,包括两个未知的中间体β-(4-吡啶基)乙烯基-对乙酰胺基苯基酮和β-(3-吡啶基)乙烯基-对乙酰胺基苯基酮;采用微波辐射的方法合成了中间体吡啶并色满酮,与文献方法比较,反应速率提高了300倍,试剂用量减少了10倍,且大大简化了后处理过程;提高制备N-氯甲氧基-2,4-二醛肟基吡啶季铵氯盐产率20%;在制备不对称双季铵盐时,发现含吡啶并色满酮的化合物(L9)元素分析结果与理论值相差甚远,结合<1>NHMR谱数据证实为I<->、Cl<->双负离子的复盐.所合成的9个化合物经初步筛选,其中L2、L3、L5、L6、L8五个化合物显示了明显的抗梭曼效价,它们的ED<,50>值均低于HI-6和L-1805.该文还讨论了这一类化合物构效关系方面的初步规律.
其他文献
学位
针对肿瘤细胞对甲氨喋呤的耐药机制,选择以AG-187为先导物,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2,4-二氨基-5-甲基-6-取代苄氨基喹唑啉类化合物.利用2D-QSAR中的Hansch方法及3D-QSAR中的CoMFA
核糖体由大小两个亚基组成,包含RNA和蛋白质组分,是所有生物中负责蛋白质翻译合成的重要细胞器,其加工成熟是一个高度复杂和受到精细调控的过程。真核生物酿酒酵母的核糖体发生
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与版权日”,即俗称的“读书日”,这一天是大文豪莎士比亚的生日兼忌日,也是塞万提斯的忌日。读书日于1995年11月15日宣布确立,其主旨之一是:希望散居在全球的人们,都能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倡导“走向阅读社会”,要求社会成员人人读书。这是一个很好的理想,也并不难实现。只是当人们欲望太盛,诱惑太多的时候,被裹挟在各种此起彼伏的大潮中容易迷失自己。读书所带来的好处虽不会立竿
期刊
学位
辅酶Q10是一种类维生素物质,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价值,目前已经在化妆品、医药化工产品和保健产品等许多方面广泛应用,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辅酶Q10是少数几个在保健产
该课题以乌头药材为样本,采用肝靶向给药系统制备技术,将乌头抗癌有效部位定向输送至肝脏,提高靶器官药物浓度,避免药物与其它正常组织细胞的作用,从而减少毒副作用,使大毒的
目的:  1、研究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 ER)应激对人乳腺癌细胞的毒性效应。  2、探讨ER应激引致非折叠蛋白反应(unfloded protein response, UPR)的激活对MEK/ERK生
Ⅰ型干扰素(IFN-α/β)是具有抗病毒,抗增殖和抗肿瘤活性的细胞因子,通过激活Janus激酶/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子(JAK/STAT)信号通路对先天和适应性免疫应答发挥的免疫调节作用。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