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观察脓毒症机械通气患者膈肌功能的临床研究

来源 :皖南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jianan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探究机械通气患者膈肌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目的:本研究主要通过对机械通气的重症病人进行超声检查,探讨引起膈肌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9年03月至2019年06月的ICU机械通气患者80例,患者行撤机准备时调整呼吸机参数,使用超声测量膈肌厚度、膈肌增厚分数和膈肌移动度。将超声测量结果呼末膈肌厚度(DTe)<0.2cm、膈肌增厚分数(DTF)<20%、膈肌偏移(DE)<1.5cm或者膈肌矛盾运动,定义为膈肌功能障碍(DD),将患者分为膈肌功能障碍组和膈肌功能正常组。同时收集患者基本临床资料,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影响膈肌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危重患者合并脓毒症休克、机械通气前呼吸频率、机械通气时间是膈肌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风险比(OR)值分别为0.265、0.620、0.250。结果:与膈肌功能正常组相比,膈肌功能障碍组患者机械通气治疗时间延长(4.12±1.61天VS 2.61±0.86天),机械通气前降钙素原中位数偏高(8.3 pg/ml VS 0.52 pg/ml)、白细胞计数中位数偏高(15.4*10~9/L VS 12.7*10~9/L)、低蛋白血症加重(12.4±6.3g/L VS 29±7.1g/L),呼吸频率偏快(20±4 bpm VS 18±3bpm)、浅快呼吸指数的中位数偏高[46 bpm/L)VS 40 bpm/L)],以及住院期间是否使用肌松药是膈肌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ICU危重患者住院期间,插管前呼吸频率增快、合并脓毒症休克、以及机械通气时间延长是膈肌功能障碍的独立影响因素。第二部分机械通气的脓毒症患者膈肌功能的观察研究目的:探讨严重感染对机械通气患者膈肌萎缩的影响,以及对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长等预后的影响。方法: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收集2019年07月至2020年10月的ICU机械通气≥24h的患者72例,其中脓毒症休克患者35例,非脓毒症休克患者37例。患者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24小时内首次测量膈肌厚度(插管24h内首次测量膈肌基线厚度,基线时间记作T0,第1天测量记作T1),以后每天进行膈肌厚度测量,直至患者脱机拔管、气管切开或死亡,观察两组膈肌厚度变化,同时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脓毒症休克组与非脓毒症休克组基本情况比较中,两组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BMI等)和呼吸支持参数(呼吸频率、驱动压、公斤体重潮气量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非脓毒症休克组对比,脓毒症休克组患者感染指标(PCT、CRP等)较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休克组患者机械通气早期(前4天)膈肌萎缩率更大(0.28±0.11%VS 0.20±0.1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的再插管率,脓毒症休克组患者住院期间再插管率较高(20%VS 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的机械通气时间,脓毒症休克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中位数较高(7天VS 6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进行脓毒症休克组与非脓毒症休克组机械通气早期的组间膈肌厚度比较:研究起始(T0)脓毒症休克组与非脓毒症休克组中患者的呼气末膈肌厚度基线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机械通气第1天(T1),脓毒症休克组(0.190±0.027cm)与非脓毒症休克组(0.206±0.021cm)中患者的呼气末膈肌厚度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通气第2天(T2),脓毒症休克组(0.168±0.019cm)与非脓毒症休克组(0.188±0.017cm)中患者的呼气末膈肌厚度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通气第3天(T3),脓毒症休克组呼气末膈肌厚度(0.159±0.021cm)比非脓毒症休克组(0.179±0.014cm)更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进行两组组内比较:超声观察每日的呼气末膈肌厚度变化,两组在机械通气早期膈肌厚度均出现显著的萎缩,在建立机械通气第0~3天,两组呼气末膈肌厚度减少随时间变化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于脓毒症休克组,与T0对比,第1天(T1)的呼气末膈肌厚度变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第1天(T1)对比,第2天(T2)的呼气末膈肌厚度变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第2天(T2)对比,第3天(T3)的呼气末膈肌厚度变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非脓毒症休克组的每天的呼气末膈肌厚度对比,T0与第1天(T1)对比、第1天(T1)与第2天(T2)对比、第2天(T2)与第3天(T3)对比,膈肌厚度萎缩的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对比机械通气一周的膈肌萎缩率≤10%的患者,膈肌萎缩率>10%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中位数(13天VS10天)、ICU停留时间中位数(16天VS 12天)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气管切开率、死亡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创机械通气伴或不伴脓毒症休克均可导致膈肌萎缩,即机械通气可导致膈肌萎缩,而严重脓毒症可加重膈肌的萎缩,其萎缩程度使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及ICU停留时间延长。
其他文献
随经济不断发展,能源需求量急剧增加,能源消耗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管壳式换热器以结构牢固、适应性强、操作简单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过程工业,新型高效换热器的开发一直是研究的重点。本文在扭转流换热器的研究基础上深化分析壳程流动均匀性,并提出新型管束支撑结构,利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壳程性能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以速度标准偏差表征壳程流体流动均匀性,分析扭转流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肺腺癌人群中少见基因的突变率、临床特征及预后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8年10月~2020年10月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确诊并应用二代测序(NGS)方法联合检测EGFR、ALK、KRAS、BRAF、ROS-1、RET、HER2、MET驱动基因的187例肺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除EGFR外ALK、KRAS、BRAF、ROS-1、RET、HER2、MET少见基因的突变率并分析
目的:总结我院15例慢性髓性白血病(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CML)髓外急变患者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治疗策略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21年1月确诊的CML髓外急变患者共15例。分析此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免疫学检查、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查、病理活组织检查、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
目的:S100钙结合蛋白A8(S100 calcium-binding protein A8,S100A8)又称巨噬细胞相关蛋白8(Macrophage-related 8,MRP8),它参与了创伤性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后的各种病理过程,例如在诱导炎症因子合成和释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许多研究表明,TBI后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
随着我国校园足球的深入发展,校园足球越来越受到重视,足球教师是指导和发展校园足球的重要力量,他们的执教能力直接影响校园足球的教学、训练与竞赛水平。本文通过对郑州市全国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足球教师的调查研究,分析郑州校园足球“郑州模式”与足球教师的关系,研究足球教师的执教能力与提升策略,丰富足球教师执教能力理论研究,为引领河南省其他地市校园足球的快速发展与建设提供思路。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
ASTM A572 Gr65钢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在输电线铁塔、建筑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地使用。但在实际应用中,这些结构往往会承受复杂的循环应力,而传统的疲劳试验方法耗时、耗资。利用疲劳过程中产生的能量耗散、应变累积及微观演化可以快速对材料的疲劳性能进行评定。因此,本课题提出基于能量理论和棘轮效应的材料疲劳性能评定方法,并探究不同循环应力下的微观组织演化机理。本研究可以为材料的结构设计、疲劳极限评定以
学位
目的:研究及评估左西孟旦对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期患者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fe,QOL)的预后影响,提出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期患者的治疗新评价方法,为改善慢性心力衰竭预后提供有价值资料和新研究方向。方法:纳入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2019年10月至2021年01月的慢性心力衰竭急性期发作期患者61例,随机分成左西孟旦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左西孟旦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
背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报道肿瘤特征并不是预测癌症患者预后的唯一决定因素。众所周知,炎症既是肿瘤发展和生长的原因,也是肿瘤生长的结果。随着炎症成为癌症的一个标志,炎症反应生物标志物已被证明是提高癌症研究预测准确性的有希望的预后因子。关于术前多种血清炎症因子对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预后的影响既往做过研究被证实可有效预测预后。但术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
目的:依托泊苷对不同肺癌具有致死敏感选择性,即对小细胞肺癌敏感,而对NSCLC极不敏感。铁死亡是近些年发现的一种新的程序性死亡方式,其特征是脂质过氧化。依托泊苷能够促进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代谢重编程生成乳酸,而乳酸与癌症的多种生物学功能相关。乳酸与铁死亡的关系,以及依托泊苷是否通过乳酸调控铁死亡仍不清楚。因此,本文主要探究NSCLC细胞代谢重塑生成的乳酸与铁死亡的关系和在其依托泊苷耐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