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乐死的非犯罪化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q8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能够积极、坦然面对死亡,安乐死问题由此产生。安乐死涉及法学、医学、社会学、伦理学等多学科知识,由于其复杂性,各界人士对于安乐死行为的性质、安乐死是否应合法化等问题,有着不同的看法,并产生了激烈的讨论。安乐死行为在中国刑法学界一直被认为是犯罪行为,但是随着世界范围内的安乐死运动,形成了一场以维护人性尊严、争取人道死亡权利,推动安乐死非犯罪化甚至合法化的运动。中国的安乐死合法化既面临许多与其它国家相同的问题,又面临着我国特定文化传统和社会现实所决定的问题。本文主要从五个方面加以分析:第一部分是关于安乐死的概述。首先介绍了对安乐死的概念和基本特征,对于学界形成的安乐死的概念进行比较分析,从中概括出安乐死的基本特征;然后介绍了安乐死的分类和实质,对安乐死的实质分析为论证安乐死的非犯罪化奠定初步基础;最后,简要介绍非犯罪化视野中的安乐死现象。第二部分是本文的重要内容。主要介绍了安乐死非犯罪化的理论基础,其中包括伦理基础和刑法基础。因为安乐死涉及伦理学较多的知识,有必要对其进行伦理上的分析;由于安乐死被我国刑法认为是犯罪行为,所以借鉴大陆法系的违法阻却事由和期待可能性来解决安乐死不为罪和不处罚的问题,此外还从刑法的价值目标分析了安乐死的合法性,为安乐死的非犯罪化奠定基础。第三部分是对外国安乐死的历史概况进行考察,分析比较安乐死在各国的运动历程和立法状况,对我国安乐死运动的推动有借鉴意义。第四部分是安乐死在中国命运,这是本文的重点。首先简要概述了安乐死在中国的发展进程,然后介绍了安乐死在中国的合法化之争,最后,对我国安乐死是否合法化的观点加以分析并提出了个人见解。第五部分是我国安乐死非犯罪化的建构。由于笔者掌握的知识有限,有很多博大精深的理论没有领悟,只提出了一些初步的设想:鉴于我国在社会保障、法制状况、社会文明、医疗卫生等方面的特点提出应先对安乐死行为进行事实上的非犯罪化,积累经验,等条件具备时实现合法化化。尽管不能立即立法,但还是对对安乐死立法做出了展望。
其他文献
制造业是增强国家或地区竞争力的基础。随着改革开放的继续深化,如何有效的利用资本以促进我国制造业发展,并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是我国制造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根据先行工业
通过对某公司超速试验室和直流试验室直流电机的调整,电机运行正常,各项参数符合设计要求并满足设备调试工艺需求。
“技术性贸易壁垒”又称“技术性贸易措施”或“技术壁垒”,是指一国以维护国家安全或保护人类健康和安全,保护动植物的生命和健康,保护生态环境,或防止欺诈行为,保证产品质
<正> 1999年10月,阿根廷总统梅内姆(Carlos Menem)受邀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年会上发表演讲,另一位演讲者是比尔·克林顿。这是对梅内姆本人政绩的奖赏,更是阿根廷荣耀
研究了航空发动机部件特性修正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变适应度函数的模型优化算法,以达到减小总体建模误差,提高模型精度的目的.在稳态模型的基础上,对引气系数、总压恢复系数
美国"双向浸入式"双语教育成为了美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热点,并得到了社会较高的认可,双语教师培养体系是其开展的重要保证。美国的"双向浸入式"双语教师培养体系是由严格的
为促进基层所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激发广大基层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争创一流工作业绩,提升基层服务水平,平邑局根据"三化管理、五个建设"的要求,根据基层所业务特点,制订了《20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行的深入,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使人们感受到了工作要求的提高和工作节奏的加快,给员工带来了巨大的工作压力。随着组织中工作压力源的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二十多年的非均衡发展,我国已经出现了明显的经济发展梯度,对产业转移的要求日益强烈。就长江三角洲地区而言,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资源短缺、产业同构、产业
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的基础,公司治理效率的高低最终会体现在公司的经营绩效上。本文采用了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在理论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