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能够积极、坦然面对死亡,安乐死问题由此产生。安乐死涉及法学、医学、社会学、伦理学等多学科知识,由于其复杂性,各界人士对于安乐死行为的性质、安乐死是否应合法化等问题,有着不同的看法,并产生了激烈的讨论。安乐死行为在中国刑法学界一直被认为是犯罪行为,但是随着世界范围内的安乐死运动,形成了一场以维护人性尊严、争取人道死亡权利,推动安乐死非犯罪化甚至合法化的运动。中国的安乐死合法化既面临许多与其它国家相同的问题,又面临着我国特定文化传统和社会现实所决定的问题。本文主要从五个方面加以分析:第一部分是关于安乐死的概述。首先介绍了对安乐死的概念和基本特征,对于学界形成的安乐死的概念进行比较分析,从中概括出安乐死的基本特征;然后介绍了安乐死的分类和实质,对安乐死的实质分析为论证安乐死的非犯罪化奠定初步基础;最后,简要介绍非犯罪化视野中的安乐死现象。第二部分是本文的重要内容。主要介绍了安乐死非犯罪化的理论基础,其中包括伦理基础和刑法基础。因为安乐死涉及伦理学较多的知识,有必要对其进行伦理上的分析;由于安乐死被我国刑法认为是犯罪行为,所以借鉴大陆法系的违法阻却事由和期待可能性来解决安乐死不为罪和不处罚的问题,此外还从刑法的价值目标分析了安乐死的合法性,为安乐死的非犯罪化奠定基础。第三部分是对外国安乐死的历史概况进行考察,分析比较安乐死在各国的运动历程和立法状况,对我国安乐死运动的推动有借鉴意义。第四部分是安乐死在中国命运,这是本文的重点。首先简要概述了安乐死在中国的发展进程,然后介绍了安乐死在中国的合法化之争,最后,对我国安乐死是否合法化的观点加以分析并提出了个人见解。第五部分是我国安乐死非犯罪化的建构。由于笔者掌握的知识有限,有很多博大精深的理论没有领悟,只提出了一些初步的设想:鉴于我国在社会保障、法制状况、社会文明、医疗卫生等方面的特点提出应先对安乐死行为进行事实上的非犯罪化,积累经验,等条件具备时实现合法化化。尽管不能立即立法,但还是对对安乐死立法做出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