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道围岩失稳机制及冲击矿压机理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deww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冲击矿压是煤矿开采等深部地下工程中的重大动力灾害之一,也是岩石力学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随着煤矿开采不断向深部延伸,冲击矿压事故的频度及其危害性愈发严重,已成为我国矿山亟待解决的重大技术难题。本论文围绕煤矿巷道冲击矿压的发生机理及防治技术,综合应用物理模拟试验、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等方法与手段对煤矿巷道围岩的失稳机制及冲击矿压发生机理进行了系统研究,取得了如下主要创新成果:(1)基于巷道围岩变形及破坏特征,建立了巷道煤帮层裂板结构的力学模型;应用弹性稳定理论、非线性突变理论等研究了煤帮层裂结构的稳定性特征及突变失稳机制,得到了煤壁层裂结构的形成及屈曲失稳的规律,给出了失稳最小临界载荷的估算公式及巷道埋深、岩性及巷道的几何尺寸对临界载荷的影响关系。(2)研究了动力扰动对巷道层裂结构稳定性影响,建立了巷帮层裂板结构稳定性分析的动力学控制方程,给出了层裂板结构的动力不稳定区域特征,得到了扰动频率、扰动载荷幅值等对动力不稳定区域的影响规律,揭示了巷道围岩冲击矿压的诱发机理。(3)应用数值模拟方法及相关软件FLAC3D,系统研究了巷道围岩的稳定性特征。给出了巷道围岩应力、变形、塑性破坏区域分布等随巷道埋深、围岩岩性、交岔巷道夹角、动力扰动等因素的变化规律。(4)基于数值分析结果,提出了巷道围岩能量积聚区的概念及确定方法。揭示了巷道围岩的能量积聚特征:能量积聚区的能量密度空间分布特征;平均能量分布密度、能量积聚区关于巷道边界的距离等量的变化规律。引入了平均能量密度因子k ,建立了冲击矿压危险性的平均能量密度因子判据。(5)自行设计研制了用于模拟煤壁层裂屈曲失稳试验的加载装置,配合美国MTS815.02电液伺服岩石力学试验系统,成功地测定了巷道煤壁层裂结构的形成及失稳破坏规律,初步揭示了巷帮岩体内裂隙发育、扩展、层裂板结构形成的力学机理。研究成果可为煤矿冲击矿压机理、预测预报方法及防治技术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油气资源是社会的工业食粮,是国民经济的命脉。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对油气的需求与日剧增。由于我国的地质构造特点,浅层的油气田大部分已经开发,东部的油气田已经进入了
近年来,石油资源不足,原油质量变重、变差,中间馏分油需求量增加,石化产品升级换代以及环保法规越来越严格,均大大促进了重油轻质化技术的发展。渣油的加工和充分利用正成为
在中国股票史上,政府一直承担着股票市场健康成长的温床和保护伞的角色。在中国股市成长的复杂经济背景下,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一直面临严峻的考验。尤其是在当前全球性金融危机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载脂蛋白E(apoE)基因、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LRP)基因多态性、丁基胆碱脂酶基因K(BCHE-K)变异与Alzheimer病(AD)的相关情况。 方法:应用PCR-RFLP
90后大学生是青年中的精英群体,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后备力量。“中国梦”语境下加强和改进90后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关键在于:坚持思想引领,坚定走“中国道路”信心;坚持以文
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混凝土搅拌站成为了造桥等工程项目中提供基础混凝土原材料的关键场所,要想提升造桥等工程项目的基本质量,就要对混凝土搅拌站中的原材料进
钙钛矿型铁电材料是一类应用十分广泛的功能材料。铁电性的有效利用和新功能的发现都有赖于理论上对铁电性内在本质的深入理解,铁电性的本质起源问题至今尚未完全解决。铁电
通过对反后坐装置的结构分析 ,建立了反后坐装置漏液、漏气故障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提出了漏液、漏气故障分析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和评判方法 ,并利用AHP法确定了各因素的权重
目的: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发生于老年和老年前期以进行性认知障碍和记忆力损害为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目前全世界大约一亿五千万患者,近年来随着世
文章介绍了机车风缸用的一种自动排水阀,并对自动排水阀的原理及优点进行了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