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合并对乡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影响研究——基于江苏地区的调研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ryna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农”问题是阻碍我国农村健康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作为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促进农村发展的重要措施,是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关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速度与质量的一个关键所在。但是公共产品的供给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与资金问题,它与政治建设有着紧密的关系。由于公共产品是一种非排他性、非竞争性的服务或社会产品,且其无法由市场的资源配置机制来有效实现,各级政府的外部治理和村庄的内部建设便成为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主导实施路径。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农村空心化与城市化趋势并行,以村庄合并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在中国农村逐步展开。这对整个农村的结构形态、经济生活产生了长期、动态的影响。本研究以此为研究切入点,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代背景下,试图厘清现阶段村庄合并对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果评价的影响。  围绕上述研究目的,通过文献整理以及对江苏省部分地区实地调研,首先对农村空心化现象的原因、特征、形态表现等进行分析,进而了解村庄合并的开展情况,并对农村空心化、村庄合并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最后在此基础之上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情况进行相关探讨,以公共产品理论、公共选择理论等为依据,实证研究目前我国村庄合并对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影响。  研究内容一:我国农村村庄合并与公共品供给的现状及趋势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时代的变迁,农村社会的政治、经济、社会结构等各方面也伴随着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根据本研究的需要,主要是通过文献回顾的方法,利用大量二手统计数据,对我国农村村庄合并与公共品供给两个方面的内容,从历史的维度进行了回顾。通过研究发现,正是由于经济条件的变化,导致人口的流动,带来了农村村庄结构的一个明显变化,即村庄空心化特征的出现。而出于经济活动的利益最大化考虑,一方面要求农村节约土地,一方面向城市不断输出土地,合村并组成为一种自觉或是必然的选择。实际上这正是城市化过程的一个缩影和写照。预计这种趋势将在我国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得以持续,但如何恰当的推动这一历史进程,需要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付出更多的智慧与思考。  农村公共品的供给,对于改善农村面貌、提高村民生活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已被众多的研究所证实。虽然从数据上来看,我国农村的公共品供给相较于历史以及国际上的横向比较,都有着明显的进步,但是距离村民的生活需求仍有较大差距,相较于我国的经济体量而言仍有较大改进空间。公共产品供给数量的增加并不能够完全代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效果。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效率,应该既包括物质层面的效果,又包括精神层面的效果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受众的感官效果。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效率评价中,从农民这一主体角度而言,只有农民认为是有用的,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才是有效率的。对于如何实现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果客观的评价,这是目前及以后的研究中需要关注的重大问题。  研究内容二:村庄合并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评价的影响  目前国内对于村庄合并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关系的研究,主要是从农村空心化直接入手,直接讨论农村空心化现象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之间的关系,忽视了农村转型过程中村庄结构特征的变化对公共品评价主体——村民带来的心理冲击。在研究中发现,农民自身的特征,如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和社会身份等因素都会影响农民对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果的评价。  通过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村庄合并通过改变原有村庄村民的群体特征,即村民之间的异质性程度,进而影响了村庄民主治理的效果,并最终间接影响到了村民对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果的评价。对于同一公共产品供给,文中以村庄道路为例,合并前独立的村子,无论村民是否直接受益,村民对于其有效性的评价基本一致;但是合并之后,直接受益与非直接受益的村民对于其有效性的评价具有很大的差别,这也主要受到村民心理比较的影响。由于原有认同感与归属感的缺失,自身权益成为了左右村庄合并村民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果评价的影响因素。村庄合并导致村民异质性的提高,在新村庄领导班子的构建过程中,加剧了村民选举投票的分散性,增加了村庄选举的竞争性,最终往往会影响到村民间的融合,意外的削弱了民主治理的效果,最终降低了村民对于公共产品供给效果的满意度。  上述的研究表明,村庄合并并不只是一个单一的结果,合村并组之后村庄的形态、民主化治理机制、村民融合与集体行动会随之发生改变,这些都会对村内公共产品供给的效果评价产生影响。当然上述研究结果是否只是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呈现还需要持久的跟踪研究。基于前述研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并结合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指出了将来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其他文献
小学生写字是一件单调且反复的活动,为了不影响学生的写字兴趣,就要创设浓郁的写字氛围.文中围绕营造人文环境、借助故事、使用幽默的语言、创设墨香班级文化、营造浓郁的校
近年来,在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过程中,高校招生规模有所扩大,而在高校大学生数量持续增长的同时,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特别是对于贫困大学生来讲,由于受到
基层政工人员的思想意识需要不断拔高,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时代要求,增强和提高各单位各岗位基层政工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本文主要基于时代要求,探讨如何做好党建工作,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工程质量监督运行机制、监督模式面临着新的改革,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不断的实践.
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与人口的持续增长给资源与环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作为市场化的一种环境政
改革开放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各个阶层都发生巨大变化,城市面积不断扩大,因此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城中村”现象。城中村兼有城市与农村的双重特点,是我国城市的一个
国有企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面临国家经济转型,也在不断进行创新和发展.目前,诸多国企都是自负盈亏,这也就意味着其整体更加关注的是经济效益,对于基层党建和思想教育工作重
李应存教授为国内知名专家,其主攻方向为敦煌医学文献研究与临床应用,临床善于化裁敦煌医方救治患者.李教授认为郁证是情志病,病位在肝,与心脾关系密切,病机为肝失疏泄、心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