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GmSg-5基因功能分析及大豆皂醇遗传分析

来源 :山西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gogovo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豆(Glycine max(L.)Merr.)不仅含有优质的蛋白质、油脂等营养物质,还含有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大豆皂苷、大豆异黄酮等功能成分。大豆皂苷是大豆生长发育过程中形成的一类重要次生代谢产物,不仅具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生理功能,还可以提高植物的抗病抗虫性。大豆皂苷主要分为A类、B类、DDMP类、E类、H类、I类和J类7类皂苷,其中A类皂苷的糖基乙酰化可以使大豆及其制品具有苦涩味,且生理活性低于B类、DDMP类和E类皂苷。GmSg-5基因是A类皂苷合成的关键酶基因。本研究对GmSg-5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启动子功能预测和表达模式分析;利用CRISPR/Cas9技术,定点编辑了GmSg-5基因,并获得纯合GmSg-5突变体;以大豆RIL群体(晋大53×平南)及其亲本为研究材料,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挖掘与大豆皂醇含量相关的QTL位点以及候选基因,为今后大豆品质育种提供分子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GmSg-5基因CDS全长1536 bp,编码511个氨基酸,编码蛋白主要由HEME和CPR两个结构域构成。启动子功能预测结果表明GmSg-5基因启动子序列中含有ARE、MYB、WUN-motif等逆境响应元件,还含有CGTCA-motif、TGA-element、TGACG-motif等激素响应元件。(2)qRT-PCR分析表明,GmSg-5基因在不同组织中表达量不同,其中根中表达量最高;GmSg-5基因在籽粒不同发育时期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与A类皂苷含量积累趋势一致;GmSg-5基因参与响应茉莉酸甲酯(Me JA)、脱落酸(ABA)激素诱导及H2O2、PEG和Na Cl非生物胁迫。(3)构建了旨在敲除GmSg-5基因的CRISPR/Cas9基因编辑载体。通过PCR技术及测序分析对T1代转基因大豆植株靶点编辑情况进行检测,获得9个株系共57株纯合GmSg-5大豆突变体。GmSg-5突变体大豆植株在株高、单株粒数、分枝数及节数等方面与野生型大豆植株没有显著差异。(4)进一步利用PCR技术筛选无标记基因bar基因突变体植株,共筛选出2个株系4株无标记基因GmSg-5纯合突变体植株,编号分别为24A003a-2、24A003a-9、21C001a-2和21C001a-5。皂醇含量分析表明GmSg-5突变体大豆种子皂醇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Williams 82,皂醇B含量与对照相比显著增加。T2代种子大豆皂苷检测发现GmSg-5突变体大豆种子中不含A类皂苷,而B类、DDMP类和E类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大豆品种Williams 82。(5)对GmSg-5突变体植株皂苷合成途径相关基因进行定量分析,CYP72A61、SQS、βAS基因相对表达量与野生型相比极显著下调。(6)根据GmSg-5突变体株系24A003a和21C001a的突变位点,开发了内切酶Bco DI为工具的CAPS标记和PCR长度多态性标记。(7)采用HPLC法对2018年和2019年RIL群体(晋大53×平南)大豆籽粒皂醇含量进行测定。采用前期构建的高密度遗传图谱进行QTL定位,共获得8个与大豆皂醇相关的QTL位点。利用定位区域的序列信息,对基因注释结果进行分析选出4个大豆皂醇合成相关的候选基因,分别为Glyma.10g035400、Glyma.12g017000、Glyma.12g017600及Glyma.15g013400,可在后续试验对候选基因功能做进一步研究。
其他文献
为了筛选出最适宜晋中地区“冬小麦-夏高粱”一年两熟种植模式下产量高、生长发育好的夏播高粱品种,明确不同类型夏高粱最适宜密度,选用晋粱211(A1),晋杂30号(A2)两个品种,设置12万株·hm-2(B1)、15万株·hm-2(B2)、18万株·hm-2(B3)、21万株·hm-2(B4)、24万株·hm-2(B5)五个种植密度,试验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2019年-2020年两年试验,通过研究
学位
目的 观察温通逐瘀汤灌肠联合西药治疗慢性盆腔炎急性发作疗效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IL)-8、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和巨噬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该院诊治的慢性盆腔炎急性发作患者13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3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予以西药治疗,观察组予以温通逐瘀汤灌肠联合西药治疗,且西药治疗方式同对照组。观察两
期刊
棉纤维是胚珠外珠被表皮细胞分化而成的单细胞表皮毛,发育过程历经起始、伸长(初生壁合成)、增厚(次生壁合成)和脱水成熟四个阶段。研究影响纤维发育的遗传机制,对棉花纤维品质和产量的改善至关重要。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染色质的结构是动态可变的,基因转录活跃时核小体排列松散,转录活跃区(如启动子、增强子)允许反式作用因子(如转录因子)与该区域上的顺式作用元件结合,参与基因的转录调控。易被反式作用因子结合的区
学位
化石燃料过量消耗引发的环境与能源危机问题给全球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了严峻的考验。开发新型可再生绿色清洁能源是解决上述瓶颈的关键举措,而以生物柴油为代表的生物能源近年来引起广泛的关注。甘油三酯因其能量密度高、易于分离提取等优势被认为是制备生物柴油的理想原料。因此,挖掘富含甘油三酯的种质资源并解析其生物合成与调控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微藻具备光合能力强、生长速度快、易于规模化培养及高效转化氮磷营养废弃物等
学位
随着对人类健康和福祉的深入理解和思维转变,因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在绿地中的行为的天然兴趣与专长,绿地健康成为了风景园林学科近年来的前沿与焦点之一。目前人类接触和使用绿地有积极的健康效益已得到许多研究和证据的支持,但绿地联系健康的途径与机制尚未明晰,尤其是由社会因素介导的途径呈现出证据不一的情况,需更多探索。本研究以重要且基础的社会互动作为切入点,旨在明确城市绿地使用者的社会互动的行为特征和水平,及
学位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及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热环境恶化的问题愈渐突出。多层高密度的老旧小区承载了大量的城市人口,是居民日常生活的必经场所,优化提升老旧小区居住空间的热舒适性,对保障居民的热安全、改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广州是我国湿热地区典型城市,老旧小区多分布在城市热岛中心,且具有独特的空间特征和改造局限性,因此广州地区老旧小区居民热舒适评价及调控范围、热环境改善方法急需研究。首先,对广州市52个老
学位
学位
在中国高速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与可建设用地不足的背景下,紧凑城市理论以及立体化的设计策略逐渐引起学界和业界的关注。城市综合体作为功能混合、形态立体的空间形态,是城市立体化的一种重要体现方式,也体现出紧凑城市的设计理念。城市综合体室外开放空间是城市综合体中公共活动的主要载体,但是由于空间范围难以界定、空间类型繁杂等原因导致目前的研究尚未形成完整的研究体系;与此同时,综合体却面临大量的实践建设需求,所以综
学位
谷子已成为C4单子叶植物研究基因功能的模式作物,其籽粒中富含类胡萝卜素,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类胡萝卜素代谢过程位于萜类代谢中的MVA和MEP通路下游,其合成和降解的机制目前已较为明确,而针对类胡萝卜素代谢的调控因子及其调控模式仍有待研究。本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两个谷子品种在三个穗发育阶段的类胡萝卜素种类和含量。大罕蛋粘谷(DHD)和晋谷21号(JG21)谷穗类胡萝卜素的主要代谢产物为叶黄素和
学位
棉花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有着十分明显的杂种优势,杂种棉具有产量高及抗虫抗病性优于亲本等优点。雄性不育作为杂种优势利用的基础,是遗传育种领域的重点和热点之一。雄性不育机理极其复杂,受复杂的基因网络精确调控,至今仍然没得到全面的认识和解析。Class III过氧化物酶(Class III Peroxidase,PRXs,EC 1.11.1.7)是陆地植物特有的一个庞大的过氧化物酶家族,催化氧化还原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