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刑法史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li7313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主要采用历史述事方法,借助法学和社会学等多种学科的研究方法,以新中国政治变革为主要线索,结合社会变革和刑法自身发展的特殊情况,以新中国刑法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对新中国刑法50多年的曲折发展变化进行了历史的考察,将各个时期的刑法制度、刑法思想、刑事政策与立法、司法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全面反映了新中国刑法发展的轨迹,探讨了刑法发展的规律性,揭示了相关历史事件掩盖或包容的刑法精神、刑法内容和刑法意义,对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深刻反思和检讨,总结了经验和教训,对今后刑法建设的发展和推进中国法治的未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除结语外,全文分为五章。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 绪论。本章阐述了选题的缘起和意义、研究现状,简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范围、历史分期、研究方法和研究创新。 第二章 摧毁与创建(1949—1954年)。本章论述了新中国刑法的初步创建。主要通过对建国初期的摧毁旧法统、镇压反革命运动、“三反”“五反”运动等重大历史事件的考察,分析刑法在这一系列政治运动中的作用,揭示这一时期刑法与革命的内在联系及其给后来刑法建设造成的深远影响。 第三章 发展与挫折(1954—1976年)。本章回顾了新中国刑法典起草与停顿的曲折经历,论述了这一历史时期刑法的发展与挫折。透视了在反右斗争、“四清”运动及文化大革命等政治运动及“左”倾思潮下的法律虚无主义对刑法立法和司法的深刻影响,总结了其中的经验教训。最后,对毛泽东的刑法思想作了较为全面的探析。 第四章 改革开放与刑法的复兴(1976—1992年)。本章主要论述了改革开放以后刑法领域的重大发展变化。首先对新中国第一部刑法典的颁布实施作了分析与评价。其次,对“两案”的审判及其刑法问题进行了历史的反思。最后,从刑事政策的角度阐述了“严打”与刑法的关系及“严打”的理性定位并探讨了邓小平的刑法思想。 第五章 市场经济与刑法的新发展(1992年以后)。本章阐述了市场经济与刑事法治的内在关系。首先从社会学的微观角度分析了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犯罪增长的主要原因及如何预防犯罪的急增。其次,阐述了刑法修改的过程及原因,并对新旧刑法从宏观和微观进行比较分析。第三,从刑法立法和司法的角度,考察刑法在惩治腐败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揭示市场经济中日益严峻的腐败犯罪态势下刑法面临的挑战和任务。最后,论述了江泽民的刑法思想。 结语阐述了新中国刑法的曲折发展对新中国法制建设的历史启示,总结了阶级斗争、政治运动、党的政策对新中国法制建设的深刻影响及刑事法治对推进中国法治的重大作用与历史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①根据采集的中医四诊信息探讨脓毒症患者的中医证素分布特点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②脓毒症常见证型与年龄、性别、既往史、APACHE Ⅱ评分、WBC计数、CRP、PCT的相关性,为
目的:观察敷穴化痰散穴位贴敷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CAT评分、6分钟步行距离、血清中NK、IFN-γ水平和急性加重次数的影响,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符合标准的100例COPD患
目的:观察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human leukemiacell line,K562)自噬及化学治疗(化疗)耐药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的分子机
目的:本研究采用慢性应激抑郁大鼠模型,观察针刺对大鼠行为学的影响,以及对NF-κB/iNOS/NO信号通路上关键分子NF-κB、iNOS、NO的影响,进一步阐明针刺治疗抑郁症的可能机制,为
研究目的:通过比较过敏体质和平和体质Treg细胞分化相关因子的表达差异,寻找过敏体质有效的特有分子标志物,探索调体方“过敏康”调理过敏体质、治疗过敏性疾病的生物学作用靶
目的:观察逍遥散加减联合中药热奄包治疗肝经郁热型干眼的疗效。方法:采用平行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肝经郁热型干眼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
如何将企业文化的理论真正运用于企业管理实践,再将企业管理的具体实践上升至理论的高度,始终没有满意的答卷,企业文化“两张皮”现象一直存在。很多研究不能合理有效地指导
传统放射性气体扩散计算方法多适合理想的地理环境,未充分考虑复杂地理环境的影响。为提高传统方法在复杂地理环境下,放射性气体扩散模拟的真实性与效率,建立利用地理格网模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新的教学途径正在被一线教师不断的探索着,特别是新课程标准正式出台以后,教法的研究也处于热议状态。本研究在情景式教学的基础上,把留白艺术、微格
目的:提高门诊乳腺肿块手术患者的满意度及护士的主动性服务意识。方法:对在我院门诊进行乳腺肿块手术的患者进行术前心理疏导、术中沟通交流、术后健康教育,并通过电话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