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我国地质灾害频繁发生,对灾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同时也对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地质灾害具有突发性、破坏性、紧迫性、不确定性等特点,如何防灾避灾减灾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滑坡灾害是地质灾害中的重要灾种,每年的雨季都是滑坡灾害的高发期,群死群伤的重大滑坡灾害事件并不鲜见。除了客观条件限制以外,科学认知不足、防灾减灾意识不强、工作针对性不够等也是重要因素。因此采用科学的方法对滑坡灾害点进行监控和预测,当滑坡灾害点处于临滑状态时,及时发出灾害预警,并有确实可行且高效的灾前人员疏散预案是提高避灾效率、减少人员伤亡和降低滑坡灾害损失的重要保障。本文基于提高滑坡灾害灾前人员疏散效率的目标,从滑坡灾害点位移预测入手,辅助决策滑坡点是否处于临滑状态,进而研究避难所区位布局分配、室内室外疏散建模与仿真,并以三峡库区的滑坡点为例进行相关分析,最后针对滑坡灾害灾前人员疏散效率及策略提出了对策和建议。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滑坡灾害点的危险性分级及位移预测。通过K-means及其改进的聚类算法对目的区域中的滑坡灾害点进行危险性分级,危险级别越高,越要重点关注,灾前人员疏散预案也要做得更全面。同时利用时间序列法对滑坡灾害点的位移进行预测,辅助科学监控设备更好的了解滑坡点的发展进程,便于提前做好滑坡灾害预警。(2)避难所数量及区位布局决策。确定滑坡灾害避难所建立的原则,并对避难所进行适宜性评价,最后通过多目标演化算法确定避难所区位布局及分配,为灾前人员疏散提供基础保障。(3)滑坡灾害灾前室内人员疏散仿真。在一定的假设条件的基础上,根据室内疏散的特点,基于智能体对室内疏散进行仿真,通过引入“意识程度”参数对社会力模型进行改进,探讨环境的熟悉程度对疏散效率的影响,并对室内的人员进行分区引导以提高室内疏散效率。(4)滑坡灾害灾前室外人员疏散仿真。根据对环境的熟悉程度及避难所有无容量限制设置了四个场景,用蚁群算法探讨不同场景中人员疏散的效率,从而寻求提高室外疏散效率的手段、方案及途径。本文主要的创新点有:(1)提出了“滑坡灾害点危险性分级-避难所区位布局及分配-疏散路线规划”于一体的滑坡灾害灾前人员疏散体系,使疏散过程中方案更科学、目标更明确,从而提高疏散效率,更好的保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2)提出了改进的社会力模型。通过引入“意识程度”改进了社会力模型,综合反映环境熟悉度和分区引导对室内疏散过程的影响。(3)提出了基于“混合蚁群算法”的不同场景室外疏散模型。通过改进蚁群算法,设置不同场景并对室外人员疏散进行仿真,比较不同场景下影响疏散效率的因素。本文的研究成果为提高滑坡灾害灾前人员疏散效率提供了依据,为完善灾前人员疏散预案提供了科学支撑,对提高应对滑坡灾害的应急管理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