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糖基转移酶催化糖蛋白的形成,它将 N-聚糖连接到行使功能的蛋白质上,对蛋白质功能进行调控。N-乙酰氨基葡萄糖转移酶Ⅲ(GnT-Ⅲ)是对 N-聚糖结构极其特殊的糖基转移酶,它催化生成N-聚糖核心β1,4甘露糖上的平分型乙酰氨基葡萄糖,一旦N-聚糖平分型GlcNAc结构形成,就会抑制其他糖基转移酶的作用,促使N-聚糖结构的改变,影响糖蛋白的功能。 本项目前期从构建的玉米 Mu因子标签法介导的插入突变体库进行遗传分析;克隆与玉米产量与品质重要农艺性状相关基因,进行表达特性和功能分析。以引进具有活性的Mu转座子材料与玉米B73自交系杂交,得到大量插入诱变M1和M2群体,利用优化的热不对称PCR技术,扩增、克隆测序、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靶位点侧翼序列。从中获得 GnTⅢ基因突变与玉米白化苗的直接表型关系的结果。 为进一步探讨 GnTⅢ基因与植物体内叶绿素含量的关系,本实验克隆了玉米品种B73中的GnT-Ⅲ基因,应用Gateway系统将GnT-Ⅲ基因转入6个植物表达载体pMDC45/46/47/83/84/85,构建了植物重组表达载体,使用蘸花法转入到野生型拟南芥中。利用潮霉素抗性对获得的转基因株系进行筛选,最终获得转基因株系。分子水平上鉴定 GnT-Ⅲ基因整合到野生型拟南芥基因组中;对转基因纯和株系的Westblot blot试验分析表明,该蛋白在转基因株系明显表达;应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绿色荧光,表明该融合蛋白可能定位在植物根系的细胞膜上。 与野生型拟南芥相比,转基因株系叶片数目较多,叶片较大,根系粗壮,根长较长,侧根数目比较多;各转基因株系的叶片,特别是主茎上的叶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椭圆形,而转基因株系则呈现出长圆形,部分转基因株系的叶片表皮毛更多;在拟南芥幼苗生长早期,部分转基因株系表现出叶片皱缩的表型,具体性状有待进一步研究。另外,转基因植株叶绿素总含量与野生型相比均表现出显著性差异,部分转基因植株叶绿素 a和叶绿素 b的含量极显著性差异。这些结果表明转玉米N-乙酰氨基葡萄糖转移酶GnTⅢ基因拟南芥能够提高幼苗的叶绿色含量,对幼苗的光合作用有一定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