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美女”在杂志设计中的良性发展和失落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9501on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杂志从它诞生之日起就常带有明显的功利目的,这一特点横亘于近现代杂志发展史始终。无论是在动荡不安的过去,还是在革故鼎新、日新月异的今天,杂志与历史风云相维系,与社会现实的脉搏一同跳动,它的发展演变,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粗糙到精细,从不完备到体例齐全的过程。而杂志设计随着杂志市场的日益发展成熟而逐渐从书籍装帧中独立出来并自成体系,随着杂志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在杂志种类繁多内容大同小异的情况下,出版商为了最大限度的打开市场扩大杂志的销售量,纷纷在杂志的封面设计上大做文章。纵观书刊报亭琳琅满目的杂志,应用最多的,效果最直接、最明显的就是美女图像,商业媒体的摄影师们借用现代光学技术以他们万变不离其宗的女性形象来演示他们的时尚主题,并经由画面重新定义了这些“美女”及“生活”,她们都具有悦目的姿色、出众的才能、超前的生活品味,杂志借助她们的真实存在,借助发生在她们身边的似是而非的艳闻、趣事,借助她们美仑美奂的形象,推荐一种时尚的活法,灌输一种全新的价值观念,掀动一轮又一轮的时尚潮流,受众从“美女”图像中获得了娱乐的满足和美的享受,也给杂志带来新的卖点和巨大的经济效益,美女在杂志和其它媒介的推动下最终成为一道观赏性快餐。   封面“美女”的产生,取决于四大动因:一、从外部环境看,中国经济的发展为其提供了一种需求的空间,而激烈的商业竞争则成为推动它产生的刺激因素;二、从内部条件看,西方摄影技术的引入以及现代印刷术的引进解决了其在技术层面上的要求与前提;三、从接受需求看,美女图像的世俗审美情趣符合了民众审美心理趣味的商业世俗化与娱乐性趋向。四、从社会的性别审美取向上看,男权文化也是使这一现象产生并长盛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杂志销量攀升给出版商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千篇一律的招牌美女面孔也使杂志逐渐失去了自己的个性,成为一种华丽的符号,对于有些东西,需要在一定的时期内直面和重新审视,面对商潮激荡失去文化责任的诱惑,应该认真分清我国的“美女”图像与西方“美女”图像的原则界限以及本质的区别,要充分认识杂志潜移默化、诱导说服的社会效果,以及对广大消费者和其他受众所产生的影响,处理的好其宣传效果是积极的,--既有利于杂志的推广和销售,又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所以在进行杂志封面设计元素的选择时,要坚持独立文化品格,有艺术思考的引导。
其他文献
去年,中央先后出台了“5+1”文件。作为党委组织部门,要把“5+1”文件作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工作指南,努力在提升干部选用的竞争力、选任决策的公信力、监督约束的执行
期刊
期刊
在当今时代背景中,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人类在享受丰富的物质文化的同时,也遭遇来自精神和文化方面的困扰。高科技带来了便捷的生活方式,却隔断了人们
期刊
期刊
期刊
古往今来,画家成千,成大师者,寥若晨星。何谓大师?即能代表时代,学养深厚,画品高雅,作品有难度、深度和高度,风格独特而具有不可取代或重复性。如果此论成立并被社会认可的话,我认为黄独峰应该是大师。  1980年,我考上黄独峰先生的研究生,由于才疏学浅,对中国画的历史、现状了解不深,对中国画的修养和技法掌握不透,对黄独峰的技法、修养和特点、深度缺乏认识。黄独峰上世纪60年代从海外归来,工作在偏僻的广西
在上世纪70年代末的现代化实践中,汲成的油画艺术形成了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站在东方的立场展开对现代性的追求,创造出了既属于中国又属于世界的现代艺术作品。本文从对当时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