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参与耕地保护意愿提升的对策研究——以福建省安溪县为例

来源 :华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10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人口众多、土地资源短缺是基本国情。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需要有足够的耕地保障用于农产品生产,然而耕地数量的减少、耕地质量的退化成为我国未来20年农业面临的最严峻挑战。本文以福建省安溪县为例,从农户参与耕地保护的意愿入手,分析安溪县耕地保护现状,并与农户的调研数据相结合,通过进一步对农户参与耕地保护现状的分析,了解农户参与耕地保护意愿是否强烈,参与耕地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参与耕地保护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从提升农户耕地保护意愿的角度出发,结合安溪县实际情况,提出完善相关耕地保护的对策。本文主要的研究结论如下:  (1)通过对安溪县农户的调查问卷分析,大部分的农户有一定的意愿参与耕地保护,但受限于耕地产权界定的模糊性,农户责任意识不清,往往不清楚自己在其中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样本农户绝对大多数是纯农民,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对耕地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理解有限,进一步影响了农户耕地保护行为的实施。农户认为参与耕地保护虽然能给家庭带来一定的好处,但国家耕地保护的补偿方式单一、补偿标准较低,对农户的激励有限,难以调动农户参与耕地保护的积极性。  (2)运用Logistic回归处理得出,年龄因素和耕地块数等因素对参与耕地保护意愿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农业习惯、受教育程度、劳动力人口和对政府工作满意程度等与参与耕地保护意愿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3)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提出加大宣传强化农户耕地保护意识、完善耕地保护法律体系、明确耕地产权归属和建立耕地补偿机制等四个方面的耕地保护相关对策。
其他文献
摘 要:目前提倡创新,而教育也不例外,学校只有意识到自身的问题,才能够将创新融入自身的教育当中。但是很多学校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往往没有足够的问题意识以及解决问题的意识。基于此,主要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有效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问题意识;培养方法   教学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是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解决问题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一
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教师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
小学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和文化的综合性基础学科,对于小学生的学习生活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语文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语文学习的好坏直接影响小学生学习生活、为人处世、沟
随着中国实施“走出去”战略以及近年来推行的“一带一路”建设,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越来越快,也带动了越来越多的中国公民走出国门就业,但与此同时,各种安全风险严重威胁着
企业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并在精神文明建设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简单阐述在新形势下,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工作的内在联系,并提出二者实现共建的
最近美国篮球数据专家重新开始讨论关于“手感热(Hot Hand)”的话题——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在几乎所有研究手感热的结果,要么是什么都没有,要么是与专家预期相反,在一个球员投进一球后,下一次再出手命中的概率要高于之前投丢一球。大卫·布鲁克斯曾在《纽约时报》撰文称:“所谓手感热都是幻觉,连续投进球之后球员往往命中率更高只是巧合。”但这样的判断未免太过无趣,毕竟,在篮球中当一名球员的手感热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