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人口众多、土地资源短缺是基本国情。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需要有足够的耕地保障用于农产品生产,然而耕地数量的减少、耕地质量的退化成为我国未来20年农业面临的最严峻挑战。本文以福建省安溪县为例,从农户参与耕地保护的意愿入手,分析安溪县耕地保护现状,并与农户的调研数据相结合,通过进一步对农户参与耕地保护现状的分析,了解农户参与耕地保护意愿是否强烈,参与耕地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参与耕地保护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从提升农户耕地保护意愿的角度出发,结合安溪县实际情况,提出完善相关耕地保护的对策。本文主要的研究结论如下: (1)通过对安溪县农户的调查问卷分析,大部分的农户有一定的意愿参与耕地保护,但受限于耕地产权界定的模糊性,农户责任意识不清,往往不清楚自己在其中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样本农户绝对大多数是纯农民,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对耕地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理解有限,进一步影响了农户耕地保护行为的实施。农户认为参与耕地保护虽然能给家庭带来一定的好处,但国家耕地保护的补偿方式单一、补偿标准较低,对农户的激励有限,难以调动农户参与耕地保护的积极性。 (2)运用Logistic回归处理得出,年龄因素和耕地块数等因素对参与耕地保护意愿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农业习惯、受教育程度、劳动力人口和对政府工作满意程度等与参与耕地保护意愿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3)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提出加大宣传强化农户耕地保护意识、完善耕地保护法律体系、明确耕地产权归属和建立耕地补偿机制等四个方面的耕地保护相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