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对方式,是指个体而对应激事件或是身处应激环境中时,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引发的压力超出自己拥有的解决问题的资源时,或是为解决由应激事件或应激环境引发的行为问题和情绪问题,个体利用已有的经验采用认知调节、情绪管理和行为努力来处理问题及冲突的方式和策略。适应性的问题,是个体与周围环境互动后产生的行为困扰或是问题行为,对大学生而言,适应能力是否良好直接关系到大学生涯的顺利、成功,更是未来步入社会后,对社会适应能力和在社会中继续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已有的研究表明,很多学生存在适应不良的问题,怎样提高这些学生的适应性水平,是高校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应对是压力和适应之间的重要影响因素,应对方式对个体的适应性影响重大。当个体面临适应性问题时,采用的应对方式不同,则适应性水平也不同。如今的大学生面临的适应性问题越来越严峻,了解大学生的应对方式和适应性现状及不同应对方式的使用和适应性水平的关系,通过应对方式和技能的训练来解决大学生的适应性问题非常必要。本研究首先从年级、性别、专业、民族、独生子女、家庭类型方面调查大学生应对方式和适应性的现状,并分析了不同应对方式与适应性的关系。结合量表调查结果、广告招募和面谈筛选出48名成员,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4人,采取实验组-对照组的前测、后测、追踪测实验设计,对实验组成员进行历时2个半月的应对方式和技能的训练,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处理。训练结束后,依据测量结果、成员日记分析、半结构化访谈和班主任访谈等手段对训练效果进行评估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大学生应对方式在年级、性别、专业类型、家庭类型等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独生子女、民族方面不存在差异。2.大学生适应性在年级、性别、专业类型、独生子女、家庭类型等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民族方面无差异。3.通过相关分析得知,解决问题和求助因子与大学生适应性各维度及适应性总分呈正相关关系,自责、退避、幻想、合理化与大学生适应性各维度及适应性总分呈负相关关系。4.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应对方式各因子中,对大学生适应性各维度和适应性总分影响最大的应对方式均为解决问题,个体的应对方式对适应性及其各维度具有一定的预测力。5.团体训练能够有效地提高大学生认知应对能力、情绪应对能力和行为应对能力并能够丰富和开发大学生个体应对资源和社会应对资源。6.团体训练不仅有效的改善大学生的应对方式,使大学生的应对方式逐渐趋于成熟化和理智化,而且使他们适应性水平明显提高,各适应维度水平也明显改善。7、团体训练后大学生掌握了成熟有效的应对方式和应对技能,并尝试将学到的成熟型应对方式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并逐渐巩固下来,进而帮助大学生走出困境,更好的适应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