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六省区域旅游发展研究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rarc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部六省是指晋、豫、湘、鄂、赣、皖六个省份,分布于黄河和长江流域的中游地段,面积102.70 km2,占全国的10.7%;2004年总人口3.65亿,占全国的28.09%;国内生产总值(GDP)3.21万亿元,占全国的23.51%,自然和人文资源丰富,社会经济比较发达。从全国旅游资源分区来看,中部六省地跨中原古文化旅游资源区、华东园林山水旅游资源区和华中名山峡谷旅游资源区的结合部,是一个集名山大川、湖泊水域等自然景观和历史古迹、宗教朝圣、革命历史纪念地等人文景观于一体的旅游资源富集之地。中部六省旅游资源不仅类型多、等级高、特色突出,而且区域分布差异大,互补性强,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地域组合良好,相互托衬,环境质量良好,回归自然氛围浓郁。旅游经济在中部六省国民经济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弥补社会总需求不足、调节供需平衡、保障国民经济稳定协调发展以及促进社会产品价值实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十五”以来,总体而言,入境旅游市场需求稳中有升,四大客源市场结构基本稳定;国内旅游市场需求高速增长,区内互为客源市场。从发展环境来看,无论是政治、经济、社会环境,还是生态环境,对中部六省旅游业发展既有积极的促进因素,又存在消极的制约因素,但总体而言,积极的促进因素大于消极的制约因素,有利于旅游业发展。本文在区域旅游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分析评价了中部六省的旅游资源禀赋及特征,运用定量的方法对旅游在中部六省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其区域差异进行了对比分析,在分析中部六省区域旅游客源市场状况及其面临的经济、政治、社会、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提出了中部“旅游崛起”的思路与建议。除引论部分外,全文共包括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相关理论综述与诠释。综合评述了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理论与区域旅游合作理论及其研究进展;介绍并诠释了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的一些基本理论和区
其他文献
二十世纪,在民族和国家的追求中,中国的乡村成为知识分子“发现”和“想象”的客体。时至今日,农村在“城乡二元体制”的束缚和改革开放的影响下,已经与城市产生了强烈的反差
目的:经D-半乳糖诱导小鼠亚急性衰老模型,探讨茯茶茶多糖(Tea Polysaccharides,TPS)的抗衰老作用机制。方法:40只雌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TPS低剂量组(0.5g/kg)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