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开始投入使用。新教材关注到了当前名著导读教学所存在的问题,提倡分享式的阅读方式,鼓励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与以前的人教版教材相比,部编本教材更重视阅读方法与能力的培养,加强课外推荐篇目的阅读,意在构建自读、教读、课外阅读的教学体系。由于新编教材投入使用时间较短,实际教学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教学目标模糊、教学内容碎片化、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方式单一等。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这一选题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对名著导读教学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分析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存在的问题,并简要说明研究过程中所采取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为第一章,结合相关教育教学理论探寻名著导读教学的依据,包括语文核心素养理念、钱梦龙和潘凤湘的阅读教学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接受美学理论等。将部编本和人教版名著导读的选编和结构进行比较,阐述名著导读的选编特点和结构特点。基于教材的内容和特点,进一步分析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的价值。第三部分为第二章,借助文献、书籍等资料,对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的内容、现状和策略进行分析、归纳和概括。关注名著导读课的整个教学过程,即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结合第一章的研究内容,从教学设计、教学活动、教学评价三个维度探究名著导读教学的优化策略。第四部分为第三章,设计了小说、散文、诗歌等不同文体的导读方案,以及各种评价活动等,以具体的教学示例来说明教学策略,希望能为中学语文教师提供参考和借鉴。案例包括:《儒林外史》的教学设计、《朝花夕拾》的导读设计、《艾青诗选》的评价活动设计。教师应结合部编本教材名著导读的选编内容及其特点,采用合适的阅读方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名著。通过具体有效的教学设计和导读方案,整合优化教学过程,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最后借助丰富的教学评价活动,强化学生的阅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