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反应器填埋场的脱氮功能及其微生物学机理初探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ar010lx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回灌型生物反应器填埋场中,渗滤液的直接循环导致有机酸和氨氮的不断积累,甚至使最终渗滤液中氨氮浓度远高于普通填埋场,这不仅增加了渗滤液的场外处理费用和处理难度,而且会影响填埋场垃圾的彻底降解。为此本研究将垃圾填埋场与渗滤液处理作为一个系统考虑,以渗滤液回灌型生物反应器填埋场(R1)系统为对比,利用硝化和反硝化原理,以渗滤液为主线将不同稳定化阶段的填埋区块串连起来,形成由硝化生物反应器、反硝化生物反应器和产甲烷生物反应器相串连的(R2)系统,对垃圾生物反应器填埋场脱氮功能及微生物学机理进行了研究。取得以下结果: (1) R1作为参比系统,对填埋场的有机物的去除效果较好,系统出水的CODcr浓度由起始的5200mg/L降至637.4mg/L,对有机物的去除率基本维持在80%左右。 (2) R2系统对填埋垃圾有机物和氨氮的去除效果远远好于R1系统,整个系统运行稳定。R2系统出水氨氮的最初浓度是58.56mg/L,到127天时浓度降为0,而R1系统出水氨氮浓度直到127天时才降至100.9mg/L;R2系统出水CODcr浓度在127天时仅为79.68mg/L,远远低于R1系统的637.4mg/L。 (3) R2系统对填埋体中总氮去除效果比较显著,虽然R2系统垃圾填埋体中总氮的背景值浓度高于R1系统,但在实验结束时,两个系统的总氮浓度基本持平。R1系统填埋体中总氮由最高浓度6628mg/g降至396mg/g,R2系统填埋体中总氮由最高浓度7639mg/g降至479mg/g。 (4) R2系统所提供的生物空间环境更有利于反硝化细菌的生长与繁殖,其反硝化细菌的数量始终比R1系统高1—3个数量级。R2系统反硝化细菌的数量最多可达4.39×1011(个/g干垃圾),到124天时反硝化细菌的数量为7.51×105(个/g干垃圾):R1系统反硝化细菌的数量最多可达9.34×109(个/g干垃圾),到124天时反硝化细菌的数量为8.65×104(个/g干垃圾)。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对110例艾滋病病毒(HIV)阳性男男性行为者(MSM)的性行为特征和社会支持情况进行分析,了解HIV阳性的MSM的高危性行为情况以及探讨其社会支持情况及影响因素,为控制HIV
商店的工作是将商品推销给顾客,因此商店经营者不能不了解顾客的购买心理,只有对顾客如何对商品发生兴趣到完成购买的整个活动过程都了如指掌,商店经营者才能把握经营上的主
变速器齿轮敲击噪声是发生在啮合非承载齿轮对和换挡组件上的一种扭转方向冲击现象。这些非承载的齿轮,在旋转方向上没有任何约束,可能在某些条件下相互碰撞并产生敲击噪声。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和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高,作为现代社会普通人所需的一种,舞蹈已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但是,从我国推行素质教育至今,高中阶段的舞蹈教育仍
近年来,由于人类对地质资源的过度需求和城市的扩张,造成人类与地质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各种地质灾害更趋严重。因此,开展地质环境质量的评价、工程建设区适宜性评价研究
痰瘀是常见病、多发病及一些凝难杂症的主要致病因素.近几年,笔者根据痰瘀互结的病机特点,在临床诊治上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血管周上皮样细胞瘤(PEComa)是一种罕见的间叶组织肿瘤,由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有独特表现的血管周围上皮样细胞(PECs)组成,良性多见,好发于成年女性。PEComa主要起源于女性
<正>为促进初中学生在青春期身心健康成长,我校开设了"适应初中"生涯教育课。我们以校园文化引导学生明事理、懂传承;以生涯课程让学生从容适应初中生活,以"我的初中生活计划
期刊
推动建立多民族互嵌式的社区结构和社会结构业已成为我国促进民族交流交往的主要方式,而且是新时期城市民族工作的主要思路和方法。民族互嵌式社区的创建作为一种有利于各民
燃料油燃烧引起的硫氧化物的排放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低含硫矿物燃料的稀缺、高品质清洁燃料油的需求和日益严格的控制标准迫切需要开发燃烧前深度脱硫技术。生物脱硫(B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