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陶,在百芳争艳的唐诗大观园中,并不是一位十分重要的诗人,然其因“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两句而名传后世,历代论诗者对其赞口不绝。其生于战乱频繁的大唐末年,热衷于功名仕进,但科场失意,遂四处干谒权贵,但终于寥落无果,走向隐逸之途,以布衣终其一生。晚唐诗派林立,异彩纷呈。陈陶作为一名并不惹人注目的小诗人,虽享有一定的诗名,但从未得到应有的关注。本文将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搜集更加充实的材料,对陈陶的生平事迹及其诗歌作系统的考证,使陈陶其人其诗更加清晰明了。对陈陶诗歌文本作出校订注释,并具体分析其思想内容与艺术风格,以弥补学界在这方面研究成果的空白。本文共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主要对陈陶及其诗歌进行论述,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对“两陈陶”说形成的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对相关史料进行了梳理与甄辨;其次对陈陶的籍贯与著述亦作了简略的考证。第二部分主要考证陈陶的诗歌。首先是对陈陶诗现存书目的网络搜集;其次,结合陈陶的生平采用系年的方式对陈陶诗歌中可具体考证的部分进行编年,以明确其写作时间与写作背景。此外,在陈陶诗集中,一些误收的作品以及与南唐陈陶混杂的作品,本文也将对其作出辨别,明了其归属。第三部主要对陈陶诗歌文本进行分析,具体阐述其思想内容与艺术风格。就其思想内容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沉痛哀婉的边塞之音;汲汲仕进的功名之思;颂道咏仙的隐逸之志。其艺术风格则呈现出相对的复杂性,与晚唐诸子相比,陈陶的诗通融与反叛并存,呈现出时代的共生性与差异性。陈陶诗集的混杂可能是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之一,但其诗极难甄辨,这使得我们目前仍无法得出肯定一致的结论。现在我们只能根据前代研究者的观点略作论辩,尽力还原陈陶诗风的原貌。下编是对陈陶诗集的注解。由于陈陶的诗集,目前尚未有专门的校注本,本编将以《全唐诗》为底本,参校《文苑英华》、《唐音统签》、《唐百家诗》、《粤东诗海》、《江西诗征》等版本对陈陶诗歌进行详尽的校读,并对诗中的典故、生僻字句进行注解,力求做成一个完善的陶诗校注本。